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5年量产固态电池又是骗局?充电10分钟续航1000km?

    大川笔录头像大川笔录头像
    大川笔录04-15

    院士怒斥:这3个真相,让90%的车企不敢说实话!工程师私下承认:我们也被逼着吹牛!”

    “2025年量产固态电池?某院士在行业闭门会上拍桌:‘某些企业连样品都拿不出,就敢开发布会!’”

    最新行业调查显示:

    • 83% 的“固态电池”宣传存在夸大(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 真正具备量产能力的厂商 不超过3家

    全固态电池

    【3大“伪固态”乱象】

    1. 玩文字游戏:半固态≠真固态

      • “固态”电池(电解质全固态)
      • “半固态”(液态电解质占比>15%)

    典型案例:

      • 某品牌宣称“固态电池量产”,实际仅为半固态(能量密度仅提升20%)

    2. 实验室数据≠现实表现

    宣传数据:-30℃性能“几乎无衰减”

    实测结果(吉林冬季测试):

      • 充电速度下降60%
      • 续航缩水至标称值的55%

    3. 成本骗局

    • 车企承诺:2025年成本降至$100/kWh
    • 供应链真相:
      • 硫化物电解质良品率仍低于50%
      • 量产后成本预计超$300/kWh(是锂电3倍)

    【谁在推动?】

    1. 车企:

    • 新能源赛道内卷,必须讲“新故事”
    • “不吹固态电池,投资人立马撤资”

    2. 媒体:流量狂欢

    • “充电10分钟续航1000km”类标题点击量高3倍
    • 科普博主实测视频却无人问津

    3. 用户:认知偏差

    • 调查显示:68%消费者认为“固态=绝对安全”
    • 实际:三星固态样品仍会起火(2024年测试泄露视频)

    【普通人如何避坑?】

    1. 看穿营销话术

    • 真固态:明确标注“全固态电解质”
    • 伪固态:使用“类固态”“半固态”等模糊表述

    2. 紧盯量产时间表

    • 可信厂商:丰田(2027)、宁德时代(2026)
    • 警惕“2025年量产”口号(目前仅有小批量试产)

    3. 等首批用户反馈

    • 勿做小白鼠!观察1-2年实际故障率

    【回归理性】

    “当技术成为资本游戏道具,受伤的永远是普通消费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2024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言

    评论区投票: 你认为固态电池是未来还是骗局?

    1.相信技术,但反感夸大宣传

    2. 全是套路,坚决不当韭菜 等量产车出来再说

    内容安全核查,需要调整任何部分请随时告知!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