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新势力"一哥"争夺战升级:零跑登顶,小鹏猛追,谁能胜出?




    3月新势力销量榜单出炉,零跑汽车意外登顶,小鹏汽车紧随其后,两大品牌的高性价比路线和智驾技术之争愈发激烈。谁能在2025年站稳"新势力一哥"的位置?海外市场是否会成为决胜关键?

    销量之战:零跑首夺冠军,小鹏蓄力反扑

    3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一场激烈的"排位赛"。根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零跑汽车以微弱优势超越理想、问界等热门品牌,首次夺得新势力月度销量冠军。这一成绩让行业颇感意外,毕竟在过去的竞争中,零跑一直处于第二梯队,而此次逆袭,无疑给市场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零跑的爆发并非偶然。其C系列车型(如C11、C01)凭借15-20万级的高性价比定位,成功吸引了大量家庭用户和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在增程式车型的助力下,零跑在二三线城市的渗透率大幅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零跑CEO朱江明曾透露,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为6-10万台,这意味着其全球化战略已进入加速阶段。

    小鹏汽车则拿下了季军位置,虽未登顶,但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小鹏X9(图片|配置|询价)(MPV)和即将上市的G01(全新SUV)被寄予厚望,尤其是X9凭借"后轮转向"和"超低风阻"等黑科技,在30万级市场表现亮眼。何小鹏此前表示,2024年将是小鹏的"产品大年",多款新车将陆续投放,显然,小鹏正在为下半年的反扑蓄力。

    技术之争:纯视觉VS激光雷达,谁能更胜一筹?

    除了销量,零跑和小鹏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较量同样引人关注。目前,两家企业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线:

    • 零跑:坚持"纯视觉"方案,依靠高精摄像头+AI算法,降低成本,主打"够用就好"的实用主义。
    • 小鹏:押注"激光雷达",尤其是最新发布的XNGP系统,号称"无图也能开",试图以更高阶的智驾体验拉开差距。

    这两种路线孰优孰劣?目前尚无定论。纯视觉方案成本低,适合大众市场,但在极端天气下稳定性存疑;激光雷达精度高,但硬件成本昂贵,短期内难以普及。

    有业内人士分析,零跑的路线更符合其"性价比"定位,而小鹏则希望用技术溢价维持品牌高度。这场技术博弈,很可能决定未来3年新势力的市场格局。

    海外市场:零跑抢先布局,小鹏如何应对?

    如果说国内市场是"存量厮杀",那么海外市场则是新的增长极。零跑已经明确将欧洲、东南亚作为重点市场,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6-10万台的海外销量。其优势在于:

    1. 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借助后者渠道快速进入欧洲;
    2. 性价比策略在东南亚市场极具竞争力

    相比之下,小鹏的国际化步伐稍慢,但其在挪威、丹麦等北欧国家的口碑不错,尤其是在高端市场有一定认可度。何小鹏曾表示,2025年将是小鹏"全面出海"的关键年,但具体战略尚未完全浮出水面。

    问题来了:在海外市场,零跑的"平价路线"和小鹏的"技术牌",谁会更受青睐?

    消费者争议:要性价比,还是要高端体验?

    这场"新势力一哥"争夺战,本质上也是两种用户需求的对抗

    • 零跑用户:更看重"花小钱办大事",愿意牺牲部分豪华感换取实用性和低价;
    • 小鹏用户:更注重智能体验,愿意为XNGP、800V高压平台等技术买单。

    在社交媒体上,两派车主甚至爆发过多次争论:

    • "零跑C11才20万,续航扎实,小鹏太贵了!"
    • "小鹏的自动驾驶甩零跑几条街,技术才是未来!"

    这种争论恰恰反映了市场的分化——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选择

    2025年决战: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目前来看,零跑和小鹏的竞争仍处于胶着状态:

    • 零跑:销量暂时领先,但品牌溢价能力较弱,需警惕"以价换量"的后遗症;
    • 小鹏:技术储备深厚,但如何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是关键。

    2025年将是决定性的一年。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行业洗牌加速,只有真正具备核心技术、规模化优势的品牌才能存活。零跑能否守住销量王座?小鹏能否靠智驾实现翻盘?海外市场会否成为"胜负手"?

    结语:新势力的竞争已进入深水区,零跑和小鹏的"一哥"之争,或许才刚刚开始。你看好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