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0日,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小鹏汽车在波兰首都华沙MOXO俱乐部举办盛大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波兰市场,并同步推出旗舰SUV小鹏G9、智能轿跑SUV小鹏G6及轿跑车型小鹏P7三款车型。此次发布会标志着小鹏汽车欧洲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其在欧洲布局国家已增至18个。

小鹏的“技术+本地化”双拳出击
小鹏此次在波兰的亮相不仅展示产品,更强调“陆空一体”科技生态与硬核技术。三款车型均获Euro NCAP五星安全评级,其中SEPA 2.0全域智能平台和CIB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成为亮点,可支持10分钟充电续航300公里,直击欧洲用户续航焦虑痛点。为强化本地化运营,小鹏与波兰百年经销商Inchcape达成合作,计划在主要城市建设销售与服务网络,并推出长达8年或16万公里的超长质保政策,以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波兰是中东欧电动车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24年渗透率已达21%。我们希望通过本土化合作,将中国智能电动车的技术标准与服务体系引入欧洲。”小鹏欧洲负责人表示。
特斯拉欧洲遭遇“滑铁卢”:Q1销量暴跌37% 唯英国逆势增长
与小鹏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在欧洲市场(除英国外)遭遇断崖式下滑。数据显示,特斯拉当季销量同比暴跌37%,核心市场德国骤降62.2%,法国、挪威、荷兰跌幅均超25%。唯一亮点是英国市场销量实现正增长,但具体数据未披露。

多重因素导致特斯拉“失速”
业内分析指出,特斯拉在欧洲的溃败源于多重因素:
- 产品线单一:Model 3/Y已上市多年,缺乏新车型刺激市场,而大众ID.7 Tourer、奥迪Q6 e-tron等竞品凭借更新颖设计抢占份额;
- 政治与舆论风险:马斯克近期在美国大选中的言论引发欧洲消费者反感,部分用户转向支持本土品牌;
- 成本压力:柏林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60%,叠加欧盟碳关税调整,特斯拉价格优势减弱。
反观英国市场,特斯拉或因临时关税豁免和Model Y焕新版交付周期缩短实现增长,但可持续性存疑。
欧洲电动车市场格局生变:大众、比亚迪崛起 中国品牌加速渗透
特斯拉的颓势背后,欧洲电动车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化。大众集团2025年Q1纯电车型交付量同比翻倍,市占率升至26%,其插混车型(纯电续航143公里)需求激增显示多元化战略见效。比亚迪则凭借Atto 3(元PLUS(图片|配置|询价))等车型在欧洲15国销量同比增长240%,Counterpoint预测其2025年全球纯电份额将达15.7%。
中国新势力中,小鹏、蔚来等品牌通过差异化策略打开局面。小鹏2024年在欧交付破万辆,2025年计划将海外销量翻倍,并建设超300个服务网点。蔚来则通过换电站本地化部署提升用户体验,其在挪威的换电站密度已超特斯拉超充网络。
行业观察:技术标准输出成中国车企出海新命题
“欧洲市场正从‘政策驱动’转向‘产品驱动’,中国车企需从单纯出口向技术生态输出升级。”资深分析师张博文指出。小鹏的SEPA平台、蔚来的换电体系,以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正在尝试将中国标准植入欧洲市场。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欧盟近期拟对中国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关税壁垒可能升级;同时,欧洲本土车企加速电动化反攻,Stellantis计划2025年推出30款新能源车型。中国品牌需在合规、文化融合与技术创新间找到平衡点。
结语
2025年的欧洲电动车市场,既是传统豪强的转型战场,也是中国新势力的试金石。小鹏的波兰进击与特斯拉的销量滑坡,折射出产业变革的残酷与机遇。当“中国智造”的技术实力碰撞欧洲百年工业底蕴,这场博弈或将重新定义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