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汽车近期高调宣布开启“智驾普及战”,核心目标是让智能驾驶技术(智驾)真正惠及大众,而非仅作为高端车型的溢价标签。其战略核心可以概括为:“智驾不是代替用户开车,而是为用户安全护航”,强调技术普惠性与实用性。

1. 五菱的“智驾观”:以人为本
- 明确边界:五菱强调智驾是**“辅助驾驶”**,而非完全自动驾驶,避免用户过度依赖技术(如特斯拉FSD的争议)。
- 场景化安全:聚焦中国复杂路况(如城乡道路、突发障碍物等),优先解决高频痛点(如拥堵跟车、泊车难)。
- 用户教育:通过手册、视频等形式普及智驾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误操作。

2. 技术落地:低成本≠低配
- 自研算法+国产供应链:依托大疆车载等本土合作伙伴,降低硬件成本(如纯视觉方案、国产雷达)。
- 功能务实:
- 城市/高速NOA:高配车型支持自动变道、匝道通行(如五菱星光智驾版)。
- 记忆泊车:学习用户常用车位路径,解决窄车位难题。
- AEB升级:识别两轮车、行人等,制动灵敏度优化。
- 硬件下放:10万元级车型(如缤果)标配ESP、HHC坡道辅助等基础安全功能。

3. 代表车型与智驾配置

车型 | 价格区间 | 核心智驾功能 | 定位 |
五菱星光 | 8-10万元 | 高速NOA、车道居中、遥控泊车 | 家用B级轿车 |
宝骏云朵 | 9-12万元 | 跨层记忆泊车、拥堵跟车(0-60km/h) | 城市通勤SUV |
宏光MINIEV家族 | 3-8万元 | 倒车雷达、低速行人警示(基础安全配置) | 微型代步车 |
4. 行业意义:打破智驾“高价壁垒”
- 价格锚点下探:将L2级功能带入8万元以下市场(传统品牌需15万+)。
- 技术民主化:通过规模化摊薄成本,推动行业从“堆料竞赛”转向实用创新。
- 用户数据反哺:海量真实路况数据(尤其三四线城市)助力算法迭代。
“我们不走粗暴、堆硬件的进度,也不走一夜崛起的线路,一步步用数据和大模型让智驾帮助用户安全驾驶、轻松驾驶、便捷泊车。商乘共享、全民普及、安全智驾。”随着五菱加入智驾普及战,“全民智驾”时代正在来临。对车企来说,低成本智驾+规模化量产这一套组合拳将重新定义20万以下市场的竞争规则。谁能够以更低价格、更高智能化体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谁留在牌桌上的机会也就越大。
“五菱特色的技术创新原则是以民为本,我们不做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而是做普惠大众的必需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