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分析文章仅代表崔东树个人观点,如有异议,请留言。
近日美国对世界各国加征关税的新闻引起世界震惊,美国与世界的矛盾剧烈加深,由此带来的重塑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巨大。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没有在美国销售,因此中国自主汽车不受到美国加关税的影响。由此我感觉美国关税战下的中国汽车最具发展空间,我们应该实现更强的国际化发展,深化一带一路和全球南方国家市场的合作力度,发展当地有需求的乘用车品类,尤其是要鼓励小微型电动车在当地的普及,同时针对燃油车的需求突出我们的产业优势,实现全球市场的燃油车插混化,用节能低碳智能化的中国制造为当地人民造福。
1、中国汽车产业受关税冲击最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3846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中国全年货物出口254545亿元,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价值占比14.7%,较高,仅次于东盟的16.4%。

中国汽车2024年出口美国仅有11.6万台,在中国汽车总体出口数量的占比仅有1.81%,相对于中国商品出口的14.7%,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受阻对中国汽车出口基本没有啥影响。至于对国内的车市影响,那就是要看最终的关税落地结果和我们的对冲政策的效果了。

汽车出口跟其它商品出口有巨大的差异。中国汽车出口由于前期是以合资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尤其乘用车等合资企业的产品特征特别明显,所以在出口区域上有所约束,无法对发达国家出口,欧美、日韩等这些发达国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大部分是无法实现产品返销的。所以历史上来看,中国汽车出口与其它中国商品出口形成了巨大反差,尤其跟摩托车等这些对比反差大。中国摩托车对美、加的出口达到了15%的比例,对欧盟出口也达到较高的比例。总体来看,中国出口对美、加、日、韩的出口比例都是相对较低的,而中国的其它商品对这些发达国家出口表现就相对比较多。
2、中国汽车最具国际化空间

中国汽车的世界份额仅有35%左右,自主品牌的也仅有不足28%,这是相对其它制造业产品的巨大的后发优势。今年1-2月的世界汽车销量的初步统计看,中国自主品牌在北美洲较低,其中主要销量也是墨西哥等。而中国自主品牌在东南亚、南半球等份额不是很高,而欧洲剔除俄罗斯后的销量占比也是比较低的。
而在南半球的德系、欧系等传统车企业的份额很高,日系和韩系的表现也很不错。这些地区的用车环境较差,购买力较低,需要更多的购车选择。
中国自主品牌在海外很多地方还有提升份额的较大空间。中国汽车在美国基本没有销售,因此贸易战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负面影响基本没有。中国自主的海外扩张有很多的机会,尤其是海外没有汽车产业的国家对我们本土化还是很欢迎的,中国汽车的海外大部分市场销量份额与中国的汽车产品竞争力有差距,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3、内需与出口均需要鼓励小微型电动车和燃油车插混化
目前中国汽车产品的国际市场品类差异较大,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层次明显偏高,如何把我们的国内市场与全球海外市场有机的结合,实现国内外总规模的最大化,支撑海外市场的全面突破,这也是我们应该更多考虑和引导的。

目前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相对中大型化产品较多,而且产品设计力争更大更宽,空间更大。这样的5 米长近2米宽的大型电动车和燃油车在国内良好的道路和房地产建设下是没问题的,但国际上没有中国这样的庞大的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建设体系,街道狭窄、消费者偏好小车,因此中国的中大型的车型在海外的销售不是很好。反而是上汽木兰等小型车的海外销售很好。
目前中国的家庭人口持续下降,平均每家家庭仅有2.6人左右,两人户大幅度增长,而且家庭增购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国内也需要鼓励小微型电动车的发展,让更多的中国普通百姓能享受有车生活,实现中国汽车适应国外的道路和停车环境。

目前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效果良好,这些地区的汽车需求较强,因此需要中国燃油车的潜力较大,如果我们推动中国的燃油车产品加速出口,尤其是用插混车型实现对纯燃油车的等价替代,其潜力巨大。
中国世界南方国家市场的很多需求是低价燃油二手车需求,因此南半球一年仅有600万台新车,其它都是燃油二手车需求。我们燃油车有品牌后发的被动因素,因此需要核心的技术亮点,插混就是节油和强体验的硬实力的体现。
我个人认为我们要重塑插混的定位,就是在海外和燃油车抢市场,实现中国插混的价格适中、油耗超低、智能座舱体验良好,实现新能源车的降维竞争燃油车。因此我们对插混的支持应该持续,不断扩大规模,实现规模优势,实现国内国际市场的中国插混对燃油车的强力替代。
附:近日信息合集
*2025年3月乘用车市场降价分析
*乘用车新车的分级测算探讨—3月
*2025年1-2月二手车285万台、同比降1%,交易额1862亿元、降5%,新能源渗透率9.1%
*车市扫描-2025年11期(3月24日-3月31日)
*中国汽车出口区域独特-燃油车发展潜力较大
*【新能源】2025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快讯
*2025年1-2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7成、增量贡献度9成
*2025年1-2月中国汽车进口6万辆降46%
*2025年预测-乘用车零售增3%、出口增10%、新能源批发增32%,汽车增5%
*2025年1-2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4%
*2025年1-2月汽车行业收入破1.4万亿增8%、成本增9%、利润增12%
*【乘联分会论坛】2025年2月皮卡市场分析
*车市扫描-2025年10期(3月17日-3月23日)
*【乘联分会论坛】2025年2月乘用车区域市场流向分析
*2025年1-2月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分析
*全国商用车国内保险特征—2025年2月
*俄罗斯乘用车市场跟踪-2025年2月
*新能源车锂电池市场分析-2025年2月
*全国乘用车市场2025年2月末库存308万台、库存51天
*车市扫描-2025年09期(3月10日-3月16日)
*全国充电桩市场分析-2025年2月
*2025年1-2月汽车生产增14%,新能源汽车182万渗透率41%,汽车消费额降4%
*全国新能源乘用车2025年2月零售69万辆零售渗透率50%
*2025年2月乘用车细分市场车型走势
*乘用车价格段市场结构分析-2月
*2025年2月汽车细分市场走势和厂家竞争表现分析
*车市扫描-2025年08期(3月1日-3月9日)
*2025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分析
*【月度分析】2025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2025年1-2月汽车行业进出口快报
*从摩托车强大看中国汽车出口的潜力分析
*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车免车购税目录分析
*健全新能源车电池回收价格意义重大
*从雷克萨斯的国产与本田日产合并受阻-看中国产业链的优势
*建议减少对燃油车的歧视性政策-实现油电同强*2024年12月新能源车区域市场分析
*公安部2024年上牌和驾驶员数据分析
*2024年汽车出口641万台增23%、进口70万台降12%
*2024年1-12月全国汽车市场召回状态跟踪
*2025年全国车市预计零售增2%-年初政策过渡期买车好
*我不看好日产和本田的合并-需要加大中国本土化研发和产品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促进汽车消费可持续增长
*汽车保有上牌报废出口组合分析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海外部分数据跟踪-10月
*稳增长仅靠以旧换新是不够的——要车购税优惠促进首购群体购车
*车市相对楼市的发展潜力巨大,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欧盟车市跟踪 -坚决反对欧盟的电动车反补贴政策
*氢燃料电池车走势分析
*2024年中国汽车经销商急需政策支持
*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利润从上下游向中游电池集中
*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分析
*世界汽车生产分析-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各国行业差异和车企利润分析-钱到哪里去了?整车企业一定要造电池
*报废更新补贴升级推动车市换购消费强增长
*世界企业500强的中国汽车公司总体较好
*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扩容翻倍是重大利好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发布是重大利好
*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推动汽车消费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海外上市公司的年报指标对比跟踪
*全国住宅楼市与车市走势对比分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