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话题特别火——「速腾的兄弟来了!」没错,说的就是一汽-大众捷达品牌的新车VA7。
这款车被大家称为「平价版速腾」,不光长得像速腾,轴距甚至一模一样,但价格却可能便宜好几万。
最近有网友拍到实车已经到店,预售进入倒计时,价格到底会定多少?有人说8万起,有人猜11万,甚至有人调侃:「速腾用剩的1.4T发动机终于找到下家了!」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款车到底值不值得等?
---
1. 外观:速腾的「孪生兄弟」,细节藏小心机
第一眼看到捷达VA7(图片|配置|询价),你可能会恍惚:「这不是速腾吗?」确实,VA7的车身线条、腰线设计几乎和速腾「复制粘贴」。
但仔细看,它的前脸藏着不少小心思——六边形进气格栅里嵌着扩散状的镀铬点阵,配上捷达的字母标,运动感直接拉满。
车尾更绝,虽然尾灯造型和速腾差不多,但内部灯组换成了更简洁的线条,中间还加了「JETTA」英文标识,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进口车的高级操作。
有网友调侃:「这车开出去,十米外根本分不清是捷达还是大众。
」不过,VA7的车窗饰条、轮毂造型都做了熏黑处理,后包围还加了贯穿式镀铬条,甚至配了个「小鸭尾」,明显是想讨好年轻消费者。
一位在4S店看过实车的朋友说:「VA7就像速腾的潮酷版,适合预算有限但不想将就颜值的人。
」
---
2. 内饰:实用主义,但配置「够狠」
坐进车里,VA7的内饰布局几乎和速腾「同款」——悬浮式中控屏、全液晶仪表、贯穿式空调出风口,就连方向盘的造型都一模一样。
不过,捷达很懂「省钱之道」:中控台材质用了更多硬塑料,座椅也不是全真皮,但基础配置一点不含糊。
比如,入门版就配了倒车雷达、倒车影像、定速巡航,甚至还有手机无线充电。

高配车型更「狠」,直接给前排座椅加热、主驾8向电动调节,连全景天窗都安排上了。
有网友实测后发现,VA7的后排空间和速腾几乎一样,轴距2731毫米,腿能伸直,头顶也不压抑。
不过,低配版没有天窗,对喜欢通透感的人来说可能是个遗憾。
一位汽车博主评价:「捷达VA7的内饰就是『实用主义天花板』,该有的都有,但别指望豪华感。
毕竟价格摆在那儿,买它的人更看重性价比。
」
3. 动力:老配方,但变速箱成亮点
动力是VA7争议最大的部分。
它搭载了大众经典的1.4T EA211发动机,最大功率110千瓦,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
这套动力总成在速腾、朗逸上用了多年,优点是省油、动力够用,缺点是低速偶尔顿挫。
不过,捷达这次给了个「彩蛋」——部分车型可能提供爱信6AT变速箱!
要知道,大众系车型很少用AT变速箱,而爱信6AT的平顺性和可靠性一直口碑不错。
有业内人士分析:「捷达这是想用AT变速箱吸引那些对双离合不放心的消费者。
」不过,1.4T+6AT的组合目前还没官方确认,如果真能实现,VA7的竞争力绝对能再涨一波。
一位开过试装车的朋友说:「1.4T拉动VA7完全没问题,市区超车轻松,高速上到120公里也不飘。
变速箱换挡逻辑比老款双离合聪明多了,堵车时没那么容易『抽风』。

」
4. 价格:8万起?还是「套路价」?
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价格。
目前预售信息显示,VA7的预售价为11.8万元,但网友普遍认为这是「烟雾弹」。
参考捷达VS5(起售价8.68万)和速腾(12.79万起),VA7的合理价位应该在9万-13万之间。
甚至有经销商透露:「正式上市后可能会直降2万,入门版8万出头就能拿下。
」
不过,也有人泼冷水:「现在燃油车市场卷成这样,VA7要是定价太高,直接就被国产车干趴了。

」比如吉利星瑞、奇瑞艾瑞泽8,同样是1.5T或1.6T,配置更高,价格还更便宜。
更别说还有比亚迪秦PLUS DM-i这种「省油王」虎视眈眈。
一位汽车销售直言:「VA7想卖得好,必须靠价格杀手锏。
如果真能8万起,别说轩逸、朗逸,连思域都得紧张。
」
5. 预售倒计时:抄底还是观望?
距离捷达VA7正式预售只剩最后几天,4S店已经挤满了看车的人。
有销售表示:「每天接待几十组客户,一半是冲着VA7来的。
」不过,也有消费者持观望态度:「等正式价格公布再说,万一上市后优惠更大呢?」
一位打算换车的网友算了笔账:「我现在开的是老款轩逸,油耗高、动力肉。
如果VA7入门版真能8万拿下,换车成本不到5万,还能享受新车的配置和动力,绝对划算。
」但也有理性派提醒:「别光看价格,后期保养、保值率也得考虑。
捷达品牌知名度不如大众,二手转卖可能吃亏。
」
结语:悬念即将揭晓,你会为它买单吗?
捷达VA7就像一场「价格游戏」——它有着速腾的底子,捷达的定价,还有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极致期待。

有人说它是「换标速腾」,也有人说它是「合资车最后的倔强」。
不管怎样,这款车的出现,让预算有限的年轻人多了一个选择。
预售倒计时已经开始,价格悬念即将揭晓。
是抄底入手,还是继续观望?或许答案就藏在你的钱包和需求里。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VA7的出现,注定会让10万级家轿市场的「厮杀」更激烈。
至于它能不能成为下一个「爆款」,咱们拭目以待!
举报-反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