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如果德军打赢了库尔斯克会战,之后苏德战争的局势会如何演变?

    在1943年七月份的东线乌克兰战场上,苏联和德国围绕着一个位于苏联库尔斯克州的巨型突出部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坦克大会战,在这场战役中作为防御方的苏军出动了接近200万兵力7600辆坦克和5000架飞机的强大兵力,而作为进攻方的德军虽然之前刚刚经历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败,但此时也掏出家底拿出了90万军队,19个装甲师和接近3000架飞机的力量。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库尔斯克以德军失败而告终,但如果这一战德军获胜了,之后的东线局势会如何演变呢?这一战能够定乾坤吗?如果库尔斯克德军真的打了一个像基辅围歼战一样的漂亮仗,那苏军的装甲力量在短时间内绝对无法恢复力量,解放乌克兰就别想了,能稳定住战线就不错了。

    虽然不能说德军打赢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就一定能取得战争胜利,但是围绕着第聂伯河构筑一条防线还是比较简单的,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因为匆忙而黑豹—沃坦防线上只有一些简易公事。

    另外在库尔斯克会战之前,苏联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人力枯竭情况。

    在1942年德国就对外宣传苏联已经出现人力枯竭,在1943年初苏军总兵力为680万人,在经过一年的补充之后到1943年底只剩下了620万人,也就是说苏军总体下降了60多万人,一年损失700多万人并且还没有拿到主动权,这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绝对是比1941年还要危险的情况。

    为什么历史上苏联在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就马不停蹄的进攻乌克兰地区呢?就是因为没人闹的。

    苏联在战争初期在极短时间内丢失了西部的大片领土,有超过7000万人被丢在沦陷区,而在1941年、1942年和1943年苏军的伤亡情况又非常糟糕,损失人口总数超过了1200万人,更关键的是损失了这么多人之后收复的领土并不多,因此在1943年苏联必须拿下乌克兰。

    虽然上边假设了很多德军获胜之后的情况,但是库尔斯克会战本身德军获胜的希望很小,苏军当时的本钱要比德军高很多很多。

    苏军防御突出部的两个方面军,中央方面军有71.1万人,沃罗涅日方面军有62.5万人,这两个方面军兵力就高达133.6万人,装备有3496辆坦克、自行火(图片|配置|询价)。

    在突出部后边还有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战略预备队——总兵力高达57.7万人的草原方面军,装备有1639辆坦克、突击炮。

    另外在库尔斯克突出部侧翼还有一整个布良斯克方面军,总兵力43.3万人,装备825辆坦克,最后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部分部队也在保护着这支庞大军队的侧翼,怎么看都是固若金汤的感觉。

    而反观德军,用于进攻的军队数量实在是不够看,德军位于库尔斯克地区的部队总人数在90万人左右,但是其中有27个师(大约35万人)负责侧翼保护或者防御,实际上不参与进攻。

    只有第九集团军、第四装甲集团军和集团军级别的-肯普夫-战役集群投入作战中,进攻兵力只有65万人左右,相比于苏军的两百万人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虽然这一战德军投入了19个装甲师,装备坦克、自行火炮超过3000辆,并且士兵的素质和装备相较于苏军都有明显的代差,但是这些都不足以弥补140万人的差距,再加上苏军的坦克与飞机数量要高德军一个数量级,因此这场战役没打之前就已经有了结果。

    曼施坦因确实天纵奇才,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部队,他就算再天才都没用。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