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发生碰撞后爆燃,导致车内三名女大学生遇难。其中一名遇难者的母亲王女士(微博账号“诗雨”)在事故后通过社交媒体发声,质疑车辆安全性及小米的沟通处理方式,并在雷军回应事故的微博下评论“希望说到做到”,引发公众对事故责任与车企回应的广泛关注。

家属诉求与沟通矛盾
家属称事故发生后未获小米主动联系或慰问,仅在4月1日尝试会面但未果。小米回应称已成立专项小组,并在警方指导下尝试与家属沟通,但因调查流程限制尚未取得进展。

技术细节争议
NOA智驾系统与驾驶员反应时间:小米公布数显示,车辆在NOA模式下以116km/h行驶,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风险提示并减速,驾驶员在1秒后接管,但碰撞前时速仍达97km/h。家属质疑“2秒内完成接管和避险不现实”。
车门锁死问题:
家属称现场图片显示车门紧闭且AB柱未变形,需破窗施救,质疑车门自动解锁功能失效。小米以未接触事故车辆为由暂未回应。
起火原因:
小米推测起火系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导致系统受损,否认“自燃”可能性,但未提供进一步技术分析。
公众舆论分化
支持家属方:认为小米应主动安抚家属并公开透明调查,部分媒体和网友呼吁车企正视技术疑点。网友扒出疑似小米水军,操纵舆论发文。

质疑家属动机:部分网友认为事故责任或与驾驶操作有关,指责家属“借舆论施压小米”。

小米的回应与行动
雷军公开承诺:4月1日晚,雷军表示将配合警方调查并回应社会关切,但未直接提及家属沟通进展。

技术信息披露:小米公开事故时间线及车辆数据,强调NOA系统已启动减速且驾驶员接管。
法律流程进展:事故车辆由警方封存调查,小米称尚未接触车辆,调查结果公布前无法明确责任。
行业与专家观点
智驾技术局限性:专家指出当前L2+级辅助驾驶系统在极端场景下反应时间不足,驾驶员需保持高度警觉。
安全标准争议:碰撞试验时速通常为64km/h,而此次事故时速达97km/h,远超常规测试范围。
后续影响
市场反应:事故引发小米股价下跌,市值单日缩水约800亿港元。
政策呼吁:部分媒体建议完善智驾责任认定法规,避免车企过度营销技术安全性。
微博大V发声
1,国家发生大灾的时候,国家要员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慰问灾情,比如地震和洪水。你就算再大的事情在手边也该放下,直奔安徽事发现场。人命关天。
2,国际惯例,汽车发生问题之后,第一时间召回同款汽车,你们是怎么做的?
3,汽车性能的问题,我不专业,参考其它专业人士的帖子。
4,我希望你今天就能赶赴安徽,现场处理这个事故

目前,事故责任认定及赔偿问题仍需等待警方调查结果。家属表示将考虑法律诉讼,并要求小米正视技术疑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