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雷军现场回应SU7事故:智能驾驶安全成焦点,车主权益如何保障?

    车圈老斯机头像车圈老斯机头像
    车圈老斯机04-02

    各位车友下午好!我是“老斯机”,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两天刷屏的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事故。

    雷军亲自回应了事故中的关键争议,信息量极大!

    3月29日晚,一辆开启智能辅助驾驶的小米SU7在安徽高速撞上隔离带,3名年轻女孩不幸遇难。根据小米公布的数据,车辆当时以116公里/小时行驶,系统发现前方施工路障后开始减速,驾驶员1秒内接管方向盘并刹车,但最终仍以97公里/小时撞上水泥桩。

    雷军表态:“每一条批评我们都记下了。”他透露,事故车至今仍在警方管控中,小米仅能通过后台数据配合调查。关于家属沟通,团队已在警方协调下尝试接触,但目前仍未取得进展。

    三大技术争议现场拆解

    1.自动刹车为何失效?

    小米工程师解释:SU7的AEB系统主要识别车辆和行人,对锥桶、水马等路障确实“看不见”,这与行业现有技术水平一致。

    2.车门到底有没有锁死?

    家属提供的现场照片显示,事故后车门紧闭且AB柱未变形。小米回应:尚未接触实车无法验证,但紧急呼叫系统已第一时间触发。

    3.电池安全是否存疑?

    初步排除自燃可能,推测剧烈碰撞导致高压系统短路起火。业内专家补充:磷酸铁锂电池虽稳定性高,但极端撞击下仍可能爆燃。

    雷军提出三大改进方向:

    强化用户培训,购车前须完成辅助驾驶操作考核。

    升级系统警示提示,避免过度依赖智能功能。

    推动建立第三方事故鉴定机制,消除数据信任危机。

    这场事故撕开了智能驾驶的浪漫想象——再先进的算法也抵不过复杂的路况。车企不能把责任推给“用户教育”,就像卖手机不能指望消费者自学电路维修。

    建议行业尽快统一安全标准,比如强制搭载激光雷达识别异形障碍物,别让消费者用生命为技术漏洞买单。


    大家对此次事件如何看待?评论区等待您的观点!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