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就“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高速碰撞爆燃事故”首次公开回应,称“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随后,遇难者母亲在评论区留言:“希望说到做到”。这场引发全民关注的交通事故,将新能源汽车安全与智能驾驶责任推至风口浪尖。
事故时间线:3天等待背后的质疑
- 3月29日22:44
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一辆小米SU7以97km/h时速撞上施工路段隔离水泥桩,车辆瞬间爆燃,致3人遇难。
- 3月30日
小米团队抵达现场配合警方调查,提交车辆数据。
- 4月1日
雷军发声承诺配合调查,遇难者家属质疑车门无法打开、事故车被运回北京等传闻。
- 4月2日
家属公开回应网络传言,称女儿驾龄超2年,车辆为男友所赠。
家属诉求:车门锁死?智驾失灵?
遇难者母亲王女士提出三大质疑:
1. 车门为何无法打开?
“事故图片显示车门紧闭,AB柱无变形,交警称有路人破窗救人。”
2. 智驾切换为何仅2秒?
小米公布数据显示,NOA发出风险提示后1秒内驾驶员接管,但家属质疑“系统是否及时预警”。
3. 事故车被秘密转运?
小米官方否认“车辆被拉回北京”,称仍在警方控制中。
王女士强调:“我们只要真相,不希望再有家庭经历这样的痛苦。”
小米回应:数据与疑问
- 车速与智驾状态
小米称事故前车辆处于NOA状态,以116km/h行驶,检测到障碍物后提醒并减速,驾驶员接管后发生碰撞。
- AEB未触发原因
AEB功能不响应“锥桶、水马等障碍物”,事故中水泥桩未被识别为可制动目标。
- 起火原因推测
小米称“非自燃”,系“猛烈撞击导致系统受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