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日产轩逸(图片|配置|询价):三大动力矩阵重塑家轿标杆,设计革新剑指销量王座
作为中国车市连续五年的销量冠军,日产轩逸凭借“空间+舒适+省油”的核心优势,累计销量突破500万辆,成为合资家轿领域的现象级产品。2025年,这款“国民家轿”迎来第九代革新,不仅以颠覆性的设计语言打破传统印象,更首次构建起“燃油+混动+纯电”的全动力矩阵,意图在新能源浪潮中续写传奇。

设计革新:从稳重到运动的年轻化蜕变
新一代轩逸基于日产全新平台打造,外观设计彻底跳脱“中庸”框架。前脸采用竖向条幅式进气格栅,搭配贯穿式LED灯带与分体式大灯组,科技感与攻击性并存,部分设计元素甚至被网友称为“小号N7”。车身侧面通过溜背式车顶、宽体轮眉和双腰线设计,营造出轿跑姿态,尾部则以贯穿式尾灯和小鸭尾扰流板收尾,运动气息显著提升。尺寸方面,新车轴距有望进一步加长,延续“日产大沙发”的空间优势。

内饰方面,新一代轩逸借鉴了楼兰的设计理念,配备双12.3英寸联屏(仪表盘+中控屏),搭配双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与电子换挡机构,科技氛围大幅升级。同时,车内保留了部分物理按键,兼顾操作便捷性。座椅材质与包裹性延续了日产一贯的舒适性,后排腿部空间依然处于同级领先水平。
动力矩阵:燃油、混动、纯电全面覆盖
此次换代最大的亮点在于动力系统的全面革新。新一代轩逸将提供三种动力选择:
1. 燃油版:搭载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11kW)和1.5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疑似沿用奇骏同款动力),匹配CVT变速箱,兼顾平顺性与动力性能。

2. 混动版:升级为1.5T e-Power超混电驱系统,综合功率提升至100kW,峰值扭矩300N·m,WLTC工况油耗低至3.96L/100km,延续“不用充电的纯电体验”。
3. 纯电版:基于全新平台打造,采用前驱布局,续航里程预计超过500公里,未来将与比亚迪秦PLUS EV、广汽埃安AION S等车型正面竞争。

这一动力组合不仅覆盖了不同消费需求,更标志着轩逸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领域的全面转型。
市场策略:新老同堂+价格下沉,巩固王者地位

目前,国内轩逸采用“新老同堂”策略,经典款主打性价比(起售价低至10.86万元),新款则定位中高端(e-Power版本最高17.49万元)。2025年2月,轩逸销量达14,078辆,虽受新能源冲击有所下滑,但依然稳居轿车销量前十。新一代车型上市后,预计将延续这一策略,通过燃油版守住基本盘,混动版和纯电版拓展新能源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轩逸经典款近期终端优惠幅度进一步扩大,部分车型裸车价已下探至8万元区间,直接与比亚迪秦PLUS DM-i、吉利帝豪L Hi·P等插混车型竞争。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短期内或能提振销量,但长期仍需依赖产品力升级。
挑战与机遇:新能源浪潮下的破局之道

尽管轩逸在燃油车市场根基深厚,但新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40%,传统家轿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新一代轩逸的三大动力布局,正是日产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举措。
不过,轩逸也面临多重挑战:1.5T三缸发动机的市场接受度存疑,纯电版的续航与充电网络需进一步优化,而竞品如朗逸、卡罗拉也在加速混动化与智能化升级。此外,自主品牌如比亚迪、长安、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崛起,也对轩逸形成挤压。

从1959年的蓝鸟到如今的第九代轩逸,66年的进化史见证了一款车型如何成为时代符号。新一代轩逸以“设计年轻化、动力多元化、配置智能化”为突破口,试图在新能源浪潮中重塑家轿标杆。其能否延续“销量王”的神话,不仅取决于产品力本身,更考验日产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与转型决心。让我们拭目以待,这款“国民家轿”将如何书写下一个篇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