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预算在10万元左右的消费者而言,也想要买一款拥有高阶智驾系统的车型,近期比较火热的天神之眼C系统表现如何呢?我们以比亚迪秦PLUS DM(图片|配置|询价)-i为例,从实际用车场景中的表现,看看是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在日常通勤场景中,系统对前车距离的识别精度达到行业主流水平,在0-120km/h速度区间内可实现稳定跟车,加减速动作较为平顺,有效缓解城市拥堵路段的驾驶疲劳。车道保持功能通过前置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融合感知,在标线清晰的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上,方向盘修正动作较为自然,但在急弯道或雨雪天气仍需驾驶员保持注意力。值得关注的是,系统新增的智能限速辅助功能可自动识别道路限速标识,结合导航数据实时提醒,避免超速违章风险,该功能在城乡结合部等限速频繁变化区域尤为实用。

智能座舱部分,秦PLUS DM-i搭载的DiLink 4.0系统在交互逻辑和生态扩展性上有显著提升。12.8英寸自适应旋转屏支持分屏操作,导航与娱乐界面可同时显示,这对需要多任务处理的家庭用户具有较强吸引力。语音控制系统覆盖超过600项车控功能,在普通话场景下唤醒成功率达到97%,支持连续对话和跨功能指令执行。例如在暴雨天气场景中,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可同步完成关闭车窗、打开空调除雾、切换雨刮档位等系列操作,这种场景化联动显著提升行车安全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方言识别准确率仍有提升空间,部分用户反馈在强噪声环境下需提高语音指令音量。

在日常使用场景中,智能泊车系统不仅支持常规的水平与垂直车位识别,对斜列车位和空间利用率达85%以上的狭窄车位也能实现自动泊入,这对新手司机和女性用户群体具有现实意义。系统在光线充足的标准车位泊车成功率超过90%,但在夜间低照度环境或车位标线模糊时,仍需驾驶员辅助观察。紧急制动系统检测到前方行人或车辆有碰撞风险时,预警提示,制动介入更加线性,有效降低误触发概率,这种调校改进在电动车密集的城区道路更能体现安全价值。

在长途出行场景中,智能领航系统通过融合高精地图数据与实时路况信息,在高速公路匝道汇入、车道合并等复杂场景中能提前调整车速,使车辆变道动作更符合人类驾驶习惯。当途经服务区或收费站时,车机系统会自动推送充电桩使用状态和预计排队时长,结合车辆剩余续航智能规划补能方案,这种场景化服务对消除里程焦虑具有实际帮助。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对施工路段临时改道的识别能力仍有改进空间,遇到道路标线临时变更时建议及时切换人工驾驶。


从体验来看,搭载天神之眼C的秦PLUS DM-i表现还不错,这套系统在10万元价位段展现出较强的技术普惠性,对于注重实用价值的家庭用户,其场景化智能功能能够满足多数日常需求。建议关注此车的消费者着重体验自动泊车、语音控制和导航联动等高频功能,结合自身用车环境做出理性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