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汽车市场的舞台上,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正愈演愈烈,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眼光变得愈发挑剔,不再仅仅局限于价格这一个维度,而是会综合考量外观、配置、动力、续航等多方面因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蓝S05(图片|配置|询价)自2024年10月20日上市以来,凭借亲民的价格和自身的诸多闪光点,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近日,深蓝S05(看资讯)全新推出的增程远航版更是在价格上给消费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不仅丰富了车辆的配置,还下调了4000元的售价,达成了“电电同价”的策略,这一举措如同在平静的市场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那么,这款车与同级别热门车型宋Pro DM - i相比,究竟谁更值得入手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外观设计往往是消费者对一款车的第一印象,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初次见面,良好的外观设计能够瞬间吸引眼球。深蓝S05(用车口碑)增程远航版采用了深蓝家族的经典设计元素,整体线条简洁明了却又不失动感。当我们从车头部分观察深蓝S05增程远航版时,宽大的车头搭配封闭式进气格栅,这种设计不仅让车辆显得更为精致,还传达出一种沉稳的安全感。分体式大灯组在夜间行驶时,灯光效果十分出色,高辨识度的灯光不仅让车辆在夜晚更加醒目,也为行车安全增加了一份保障。从侧面看,深蓝S05增程远航版保持着简约大气的风格。运动型的线条勾勒出个性化的风格,内凹式门板与黑色侧裙相结合,层次感丰富,给人一种充满动感的视觉体验。隐藏式门把手和花瓣式轮毂设计更是一大亮点,隐藏式门把手不仅增添了科技感,还能在行驶过程中降低风阻;花瓣式轮毂则提升了整车的时尚气息,让车辆在众多车型中脱颖而出。来到车尾部分,溜背造型配合贯穿式尾灯设计,营造出流畅的动态美感。LED灯珠点亮后辨识度极高,为夜间行车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运动型尾翼进一步增强了车辆的运动属性,使整车外观更加协调统一,非常符合当下年轻消费者追求时尚的审美需求。



而宋Pro DM - i的外观设计则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它采用了比亚迪家族式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前脸大尺寸的进气格栅搭配犀利的大灯组,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车身线条较为硬朗,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印象。车尾部分,贯穿式尾灯设计同样提升了车辆的辨识度,但整体风格相较于深蓝S05增程远航版更加偏向于沉稳、大气,适合那些喜欢传统风格的消费者。


进入深蓝S05增程远航版的车内,扑面而来的是丰富的内饰配置和满满的科技感。座舱内采用大面积皮质装饰包裹,触感舒适,质感满满。并且有星岩灰、雾光蓝和热浪橙三种内饰配色可供选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打造个性化的车内空间。车内中控屏为15.4英寸,搭载Deepal OS车载系统,配合高通骁龙8155芯片,系统响应快速。这个系统集成了多种功能,人机交互界面直观易操作,还支持手机互联映射等功能,方便驾驶者在车内使用手机的一些功能。例如,驾驶者可以通过车机系统直接连接手机,实现导航、音乐播放等功能,大大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车内配备皮质包裹的多功能方向盘,可上下/前后调节,操作十分方便。采用电子式怀挡设计,节省了车内空间,让车内布局更加简洁。传统仪表盘被AR - HUD抬头显示系统取代,车机实况信息显示清晰,驾驶员无需低头就能获取关键信息,如车速、导航信息等,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车内还配备了全景天幕、后排空调出风口、手机无线充电等舒适性配置,这些配置大大提升了驾乘体验。全景天幕让车内空间更加通透,后排乘客也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后排空调出风口则保证了后排乘客的舒适度;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则让驾驶者无需再为手机充电线的缠绕而烦恼。




宋Pro DM - i的内饰设计同样注重舒适性和科技感。车内采用了大量软性材质包裹,座椅的舒适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中控台配备了大尺寸的中控屏,搭载了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具有丰富的应用功能。不过,在芯片性能和系统响应速度方面,与深蓝S05增程远航版搭载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相比,可能会稍逊一筹。


在车身尺寸方面,深蓝S05增程远航版的长宽高为4620×1900×1600mm,轴距达到2880mm。长轴距为车内带来了更宽敞的乘坐空间,无论是家庭出行还是长途旅行,都能为车内人员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车内座椅还支持加热、通风和记忆功能,乘坐起来非常舒适。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或炎热的夏天,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能够让乘客感受到更加贴心的关怀。后备箱容积达464L,能够满足日常出行和旅行的装载需求。无论是购物、自驾游还是搬运一些大件物品,深蓝S05增程远航版的后备箱都能轻松应对。

宋Pro DM - i的车身尺寸也较为可观,长宽高分别为4650×1860×1700mm,轴距为2712mm。虽然车身长度略长于深蓝S05增程远航版,但轴距相对较短,在后排乘坐空间方面可能会稍显逊色。不过,宋Pro DM - i的后备箱容积也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只是在装载大件物品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智能配置方面,深蓝S05增程远航版配备了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个系统功能十分全面,涵盖了车道偏离预警、后方碰撞预警、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对于新手司机而言,这些功能特别实用。例如,主动刹车系统能够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和距离进行判断,在必要时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在复杂路况下这种功能尤为重要。倒车雷达等功能也让停车变得简单直观,即使在狭小的城市停车位中,也能提供实时反馈和支持,大大降低了剐蹭风险。深蓝S05增程远航版还配备行泊一体智驾系统,硬件配置丰富,拥有5个感知摄像头(其中包括一个800万像素的前方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5个毫米波雷达,这使其具备强大的环境识别能力,能够实现AEB主动刹车、ACC全速自适应巡航、AR实景导航等功能,在泊车方面更是支持自动泊车入位和循迹倒车等高级功能。


宋Pro DM - i装备的Di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硬件包括5个感知摄像头、5个超声波雷达以及2个毫米波雷达,功能主要集中在行车场景,如AEB主动刹车、并线辅助和车道居中保持,在泊车方面仅提供遥控泊车功能,缺乏更高阶的自动化泊车选项。因此从整体智驾水平来看,深蓝S05增程远航版凭借多样化功能和全面硬件配置占据一定优势。

动力性能和续航能力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时关注的重点,深蓝S05增程远航版在这两方面表现优秀。其采用了一台1.5升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功率达72千瓦。这台发动机虽然只是为电池充电,却极大地提升了整车的续航能力。驱动电机的功率至高可达160千瓦,峰值扭矩为320牛·米,这样的动力参数使得车辆的加速表现十分出色。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高速行驶,都能提供流畅有力的驾驶体验。在城市道路中,车辆能够快速响应驾驶者的加速需求,轻松应对频繁的启停;在高速行驶时,也能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超车等操作都十分轻松。对于日常市内行驶,27.28千瓦时的电池版本提供了200公里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出行需求,并可以在家中或工作地点方便地进行充电。而对于长途驾驶而言,该车最低荷电状态下百公里仅4.35升的综合油耗是一大优势,不仅能有效减轻油价波动对日常使用成本的影响,还让长途行驶更加省心省力。当车辆长途行驶遇到电量不足时,增程器会在需要的时候为电池提供电力支持。这种动力布局使车辆在动力、经济性和环保方面达成了良好的平衡。


宋Pro DM - i搭载了比亚迪的DM - i超级混动技术,动力表现也较为出色。它采用了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与电动机的组合,在动力输出和油耗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纯电续航里程方面,宋Pro DM - i根据不同版本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略低于深蓝S05增程远航版的200公里CLTC纯电续航里程。在综合油耗方面,宋Pro DM - i也能保持较低的水平。

深蓝S05的底盘调校是其一大优势。它采用前麦弗逊式和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组合,这种组合保证了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在高速行驶时,车辆整体扎实,乘坐感舒适。悬挂系统能够有效地过滤路面的颠簸,让乘客感受到平稳的行驶体验。当经过城市中的颠簸路面时,底盘能有效过滤震感,过弯时侧倾幅度控制得很好,车内几乎感受不到明显的颠簸和晃动,大大提升了驾乘体验感。

宋Pro DM - i的底盘调校同样注重舒适性和稳定性。它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和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的组合,在日常行驶中能够提供较好的减震效果。不过,在高速行驶和过弯时,车辆的侧倾幅度可能会相对较大一些。

深蓝S05增程远航版的定价很有竞争力,13.59万起的价格直接打破插混车价格壁垒,比去年同期版本便宜4000元的同时,还新增了许多提升日常使用幸福感的配置。而目前它推出的200Max和200Ultra两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3.59万元和14.59万元,可以看出深蓝汽车希望通过“降价 + 高权益”的策略,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宋Pro DM - i的价格区间相对较广,不同配置版本的价格有所差异。其最低配车型的价格与深蓝S05增程远航版较为接近,但在配置方面可能会稍显逊色。如果消费者想要购买配置较为丰富的宋Pro DM - i车型,价格可能会相对较高。

综合来看,深蓝S05增程远航版的确是一款多方面表现优秀且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SUV。它在外观设计上吸引年轻消费者,智能配置方面满足不同驾驶需求,动力和续航表现优秀,底盘调校也提供了舒适的驾乘体验,再加上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和市场策略,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极具性价比的购车选择。而且,深蓝超级增程技术的实力也经过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它能给用户带来更省、更爽、更安全的用车体验。如果您正有购买新能源SUV的打算,不妨去4S店试驾体验一下深蓝S05,说不定它就是您想要寻找的理想座驾。而宋Pro DM - i也有自己的优势,如品牌影响力较大、售后服务网络较为完善等。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需求,在这两款车中做出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