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叶先生至今想不通,自己的小米SU7 倒车时明明盯着中控屏,怎么左后尾灯就“哐当”一声怼上了停车场的铁围栏?倒车雷达全程哑火,后台数据却显示“事发前一秒响过”——活脱脱一个新手司机临场掉链子,连车主都气笑了!
这可不是孤例。2024年11月,70多位车主集体吐槽小米SU7的自动泊车系统像“喝了假酒”:明明距离障碍物只剩半米,车子还在执着地往后挪,直到保险杠和墙墩子亲密接触才罢休。有车主晒出视频,倒车影像显示右后方距离53厘米,实际下车一量只剩不到10厘米。

小米售后处理此事倒是很积极,承认是系统BUG惹的祸,不仅包修车费,每天还补贴1500积分!面对舆论压力,小米今年1月挥出“召回大旗”,3万多辆SU7连夜OTA升级软件。工程师们连夜加班,把“授时同步异常”这个拗口的技术词,翻译成车主能听懂的人话:“就像手表走不准,系统算距离也会懵圈。”这波操作虽然止血,但车主们的信任危机早已蔓延——有人连夜挂二手平台,有人默默关掉所有智驾功能,生怕哪天系统又出现意外。

智能驾驶这桌盛宴,车企端着“科技平权”的招牌揽客,可端上桌的菜总夹生。小米SU7的泊车BUG,特斯拉FSD的违章狂飙,就连行业标杆也难逃翻车魔咒。难怪两会代表要求立法:智驾不是法外之地,车企得兜得住!
回头看看小米这出戏,倒像极了新手司机上路——技术够炫,细节却露怯。自动泊车刮蹭的不只是车漆,更是消费者对“智能”二字的期待。正如车主叶先生修车时嘀咕的:“我要的是靠谱的科技保镖,不是来碰运气的马路杀手。”当车企们忙着给车机塞进更多代码时,或许该想想:比算法更珍贵的,永远是方向盘后那颗安心的心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