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长城汽车以一场“技术公开课”形式发布第二代Hi4智能四驱混动技术,并同步开启哈弗枭龙MAX预售。这场发布会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一场与比亚迪DM-i的正面交锋。

一、技术架构对比:双电机四驱 vs 单电机前驱
Hi4:P2+P4双电机四驱,性能与节能平衡
第二代Hi4延续“双电机+混动专用发动机+智能四驱”架构,但将前桥的P1发电机与P3驱动电机融合为P2电机,后桥保留P4驱动电机,形成“前驱发动机+后驱电机”的双电机四驱布局。通过两挡DHT变速器和智能后桥解耦系统,实现“两驱能耗,四驱体验”:
- 后桥解耦系统:车速超63km/h时自动断开后电机,高速油耗降低0.4-0.7L/100km;
- 双轴能量回收:前后电机协同回收动能,效率提升2%;
- 9种驱动模式:覆盖纯电两驱、串联增程、并联四驱等场景,市区油耗比单挡串并联低7.93%。

DM-i:P1+P3单电机前驱,以电为主
比亚迪DM-i采用P1发电机+P3驱动电机的串并联结构,发动机仅负责发电,驱动完全依赖前电机。其优势在于“以电为主”的低能耗,但四驱版需额外增加电机和复杂控制逻辑,成本高且能耗略逊:
- 馈电油耗:DM-i四驱版约6L/100km,而Hi4四驱版优化后降至5.3L/100km;
- 动力响应:DM-i加速平顺但急加速时发动机噪音明显,Hi4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更快。

二、实测数据:Hi4能耗不占优,四驱安全优势显著
能耗对比
- 纯电续航:Hi4(18.74kWh)CLTC续航110km,DM-i(21.5kWh)为110km,两者持平;
- 馈电油耗:Hi4为5.3L/100km,DM-i为5.66L/100km,差距微小但DM-i长期口碑更稳定;
- 高速油耗:Hi4直驱模式油耗低至6L/100km,DM-i串联模式约7L/100km,Hi4略优。
安全性能
在湿滑路面测试中,Hi4四驱系统通过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100ms内完成动力分配,实现无打滑通过;DM-i前驱车因重量集中前轴,易出现转向不足。美国IIHS数据显示,四驱车型事故率比两驱低37%,Hi4以此为宣传核心。
三、市场策略:Hi4瞄准“四驱普惠”,DM-i坚守高端
Hi4:价格下探,全民四驱
- 预售价格:二代枭龙MAX起售价13.88万元,比老款降20%,比DM-i四驱版(20万+)便宜近30%;
- 技术普惠:全系标配四驱,打破传统四驱车溢价2-3万元的行业规则。
DM-i:技术壁垒,品牌溢价
- DM-i优势:刀片电池、EHS电混系统等专利技术构建护城河,长期占据插混市场60%份额;
- 短板:四驱版仅顶配可选,且设计偏保守,年轻用户接受度低。
四、总结:差异化竞争,Hi4能否撕开DM-i防线?
第二代Hi4通过“四驱性能+两驱能耗”策略,成功将高端混动技术下放至15万级市场,其安全性和动力响应在极端场景更具优势。但DM-i凭借成熟的用户口碑和成本控制,仍是主流选择。未来胜负关键在于:
1. Hi4能否持续优化亏电油耗(当前仍比DM-i高0.3L/100km);
2. 消费者是否愿为“安全四驱”多花2-3万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