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问界M5焕新上市:降价猛如虎,销量会猛如虎吗?


    最近,全新问界M5上市,价格砍到22.98万元起,厂家自信地称其为“陆地小坦克”——但问题是,它真有坦克的实力,还是只是个蹭热度的“纸老虎”?毕竟问界M5销量一直垫底,就算订单破万,但交付能否稳住,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1、升级点:加了激光雷达,智驾更强?


    车顶多了个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升级到192线,看上去很唬人。但真正的关键在于软件调校,不是单靠硬件堆砌就能无敌。华为ADS 2.0再牛,硬件用在一个销量低迷的车型上,也很难翻盘。


    新增了零度白、幻影紫等颜色,讲真,光靠“新衣服”就想吸引消费者?这招对不了解车的“颜值党”有效,但对比亚迪、理想、小鹏这几个技术派的死忠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2、外观与内饰:换汤不换药,别指望有大惊喜


    轮毂熏黑、刹车卡钳变红,确实看起来更运动了点,但这不是小改款常规操作?这能算突破?


    内饰依旧是鸿蒙座舱,副驾加了腿托,怀挡布局,手机无线充电,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真正影响购买决策的还是空间、舒适性和驾驶体验。鸿蒙系统虽然流畅,但问界M5销量低迷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车机差,而是品牌影响力、产品力和市场认可度问题。


    3、动力与续航:增程依旧,诚意不足


    纯电版续航602km,增程版纯电续航225km/230km,这数据看着不错,但别忘了,市场上的新能源SUV卷得厉害,唐DMI高配版都能做到200km+纯电续航,还能直流快充。问界M5的增程模式虽然综合续航长,但增程器依旧是1.5T,动力系统并没有明显升级,给人的感觉是:换了点小配置就想继续卖?太小瞧消费者了。


    增程版增加了单电机版本,价格更便宜,但动力自然也更弱,问界这是在试图用“价格战”去抢市场,但问题是,问界的品牌溢价能力能撑得住吗?


    4、销量:看着光鲜,实则隐忧重重


    1月、2月、3月销量都没破1000辆,现在新款上市,12小时订单破万,但关键是,这些订单能真正转化为交付吗?问界之前也有过“订单火爆,销量拉胯”的前车之鉴。


    问界M9确实是个狠角色,但M5的市场地位一直很尴尬,不是高端豪华车,也没做到极致性价比,夹在中间两头不讨好。问界M5新款如果不能在驾驶体验、续航、品牌认可度上做出真正的突破,销量依旧难以逆袭。


    评论:


    1、“降价猛如虎,销量拉胯鼠”——从27万多砍到23万以下,问界M5简直是“腰斩式”促销,降价速度比贬值还快。可惜,市场买不买账才是关键,真有竞争力的车根本不需要靠价格战来刷存在感。


    2、“华为智驾再强,也带不动M5的拉胯销量”——问界的技术实力有目共睹,但一款销量低迷的SUV,单靠智驾系统真的能翻身?市场需要的是一款真正综合实力强的车型,而不是靠软件“补锅”的半成品。


    3、“新颜色、新轮毂、新内饰,典型的‘新瓶装旧酒’”——换个衣服就当新车卖?消费者真有那么好忽悠?看看人家比亚迪,一款唐DMI高配版,既有实打实的续航提升,又有技术升级,这才是诚意。


    4、“问界M5的问题,根本不是降价能解决的”——品牌认知度、市场定位、竞争力,哪一个不是问界M5的问题?价格是吸引人的第一步,但如果产品力跟不上,再便宜也很难出圈。看看腾势N7(图片|配置|询价)、理想L6,比拼的是整体实力,而不是单靠一两个小改动就想重振旗鼓。


    总结:期待,但不看好


    问界M5的新款有一定升级,但相比竞品,优势不够突出,降价可以短期拉动销量,但长期来看,品牌定位和市场竞争力才是核心。如果不能在动力、续航、舒适性、品牌影响力上做出突破,销量依然难言乐观。问界M5的翻身仗,还得看后续的市场表现。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