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老梁品车事,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老梁
今日从小米汽车官方获悉,旗下首款中大型轿跑SUV——YU7实车图正式曝光,新车定位“高性能长续航SUV”,预计售价30万-40万元,2025年6月正式上市。雷军在社交媒体晒出与YU7的合影后,这款车迅速登上热搜。不少网友直呼:“SU7还没提车,又来个更狠的!”
从设计到技术,YU7处处针对传统燃油SUV的痛点。它能否成为压垮油车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结合实车信息,拆解三大核心争议点。
争议一:轿跑SUV都是“样子货”?YU7用770km续航打脸
传统轿跑SUV总被诟病“空间小、续航短”,但YU7玩了一手“既要又要”。车身尺寸4999/1996/1608mm,轴距3000mm,比宝马X5(图片|配置|询价)还长45mm。但为了降低风阻,车高控制在1.6米(比Model Y矮8cm),车顶激光雷达与全景天幕融为一体,后风挡隐藏式雨刷减少紊流。
最狠的是续航——全系标配96.3kWh大电池,单电机后驱版CLTC续航770km,双电机四驱版也有675km。什么概念?加满一箱电,北京到济南打个来回不用充电。更绝的是车身遍布25处空气动力学设计:前盖导流槽、翼子板通风口、双层扰流板……硬生生把风阻系数压到0.23Cd(理想L7为0.29Cd)。

老百姓关心:续航有没有虚标?
参考小米SU7实测续航达成率85%,若YU7能保持同等水平,实际续航也在650km以上。按每天通勤50km计算,两周充一次电绰绰有余。
争议二:30万买小米是“智商税”?配置比BBA还嚣张
打开车门,传统燃油车的“豪华套路”被彻底颠覆。方向盘包裹翻毛皮+碳纤维,握感堪比保时捷911 GT3;中控屏尺寸缩小,但前方新增“环视投影屏”——车速、导航、电量等信息直接投射到前风挡,驾驶员无需低头。

更颠覆的是空间设计:
- 储物心机:取消备胎后,后备厢暗藏折叠露营桌椅套装;
- 细节控福利:门板储物格带无线充电模块,饮料冷藏区支持-5℃保温;
- 家庭友好:后排座椅可前后滑动15cm,腿部空间轻松超3拳(雷军1米81亲测)。
老百姓关心:取消仪表盘安全吗?
环视投影屏采用类似战斗机的HUD技术,成像距离等效7米,夜间清晰度比传统液晶屏高30%。实际体验可参考飞行员——视线不离开路面,余光就能掌握行车信息。

争议三:电车谈操控是笑话?4秒破百+后轮转向
YU7双电机版综合功率508kW(691马力),零百加速仅4秒,极速253km/h。参数看着唬人,但真正的黑科技在底盘——后轮标配主动转向系统,转弯直径比宝马X5小1.2米。简单来说,早高峰窄路调头,不用再“三把方向来回揉”。
悬架配置尚未公布,但参考SU7的“魔毯悬挂”,YU7很可能搭载CDC电磁减震+空气弹簧。预判动态表现:

- 城市代步:舒适模式下滤震像“大沙发”,过减速带不颠屁股;
- 山路劈弯:运动模式下悬架变硬,侧倾抑制比X5更激进;
- 续航彩蛋:单踏板模式+智能动能回收,新手也能开出低电耗。
老百姓关心:2.4吨车重会不会飘?
车身采用铝合金框架+高强度钢混合结构,整备质量与蔚来ES8相当。实际驾驶中,低重心设计(电池平铺底盘)反而比燃油SUV更稳,麋鹿测试成绩值得期待。

买油车还是等YU7?账本一算全明白了
以40万预算对比燃油车标杆宝马X3:
对比项 | 小米YU7双电机版 | 宝马X3 30i尊享 |
购置成本 | 约40万(免购置税) | 44万(含税) |
保养费用 | 年均800元(仅换滤芯) | 年均5000元(机油+保养) |
油/电费 | 年均2400元(家充) | 年均1.8万元(95号汽油) |
性能 | 4秒破百,双电机四驱 | 6.8秒破百,适时四驱 |
智能化 | 激光雷达+城市NOA | 基础L2辅助驾驶 |
账本结论:5年省出一台宏光MINI EV。

小米正在改写游戏规则:YU7的野心,绝不仅是“造一台好车”。它的出现,暴露了传统车企的三大软肋:
- 成本控制:背靠小米生态链,车机芯片、电池pack成本比外资低30%;
- 用户思维:从手机跨界造车,更懂年轻人要什么(投影屏、露营模式);
- 迭代速度:燃油车3年一改款,小米汽车可OTA升级上千项功能。

当然,质疑不会消失:小米的售后网络能否跟上?冬季续航会不会崩?但无论如何,当一款车能同时让油车党沉默、电车党心动,市场已经赢了。
最后灵魂一问:如果30万预算摆在你面前,你会选“老牌油车”的logo光环,还是“新势力电车”的极致体验?评论区见真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