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战略断腕!奔驰A级停产背后的豪车市场变天与转型阵痛

    亦之同学头像亦之同学头像
    亦之同学03-26

    25年3月,奔驰正式宣布停产A级车系,终结了这款自1997年诞生、历经四代的经典车型。作为豪华品牌中罕见的“平民豪车”,A级的落幕不仅是产品线的精简,更是传统车企在电动化与市场逻辑重构下的无奈抉择。

    奔驰的这一步棋,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深层矛盾与豪华品牌生存逻辑的剧变。

    销量崩塌与市场逻辑的颠覆

    A级的退场直接源于其在中美两大核心市场的溃败。

    2024年,A级在中国仅售出4.69万辆,同比暴跌65.26%,终端优惠幅度一度高达8.4万元,裸车价下探至16.73万元,仍难挽颓势;美国市场更是惨淡,全年仅售出3辆,第四季度销量直接归零。这种崩塌背后,是消费偏好与市场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中国消费者对“大车崇拜”的执念让紧凑型掀背车沦为边缘选择,而美国市场对SUV的狂热则彻底挤压了A级的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国产豪华品牌与新势力的崛起,以智能化与性价比双重攻势蚕食传统豪华车入门市场,迫使奔驰放弃“以价换量”的挣扎。

    成本压力与品牌定位的生死博弈

    A级的停产亦是奔驰“断尾求生”的财务考量。

    开发一款全球化燃油车的成本高达数十亿欧元,而入门车型因终端价格持续下探(如中国终端价跌破17万元)导致利润微薄,甚至难以覆盖研发与合规成本。更严峻的是,A级的大幅降价导致奔驰品牌定位下沉,与大众、丰田等普通品牌的价差缩小,损害了“三叉星”的高端形象。

    停产A级后,CLA将接棒成为最便宜入门车型,起售价约30万元,此举既能维护品牌溢价,又能将资源集中至高利润的SUV与电动车型。

    电动化转型的阵痛与豪赌

    奔驰的转身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传统豪华品牌集体焦虑的缩影。A级这类燃油车因无法共享电动化平台(如MMA)的新技术成果,在战略上已成“弃子”。

    奔驰计划2026年推出基于MMA平台的下一代CLA,支持纯电与混动,搭载800V高压快充与750公里续航,试图以技术升维夺回市场主动权。

    然而,这一转型代价高昂:2024年奔驰全球净利润同比下滑28.4%,中国市场营收下降8.5%,裁员15%等举措暴露出转型期的阵痛。更棘手的是,电动车需求增速放缓与消费者对价格的高度敏感,让奔驰的电动化豪赌充满不确定性——EQ品牌被取消,EQA、EQB并入燃油车家族,折射出电动化战略的摇摆。

    行业变局:从“规模游戏”到“价值战争”

    A级的停产标志着豪华车市场从“全价位覆盖”转向“高利润聚焦”。宝马1系、奥迪A1等入门车型的相继退场,印证了这一趋势。

    新势力则凭借智能化与用户生态(如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重构豪华定义,2025年1月传统豪华品牌在华零售份额已跌至11.6%。奔驰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电动化进程中平衡技术投入与成本控制,同时抵御新势力对30万元以上市场的侵蚀。若CLA电动版未能以差异化体验打开局面,奔驰或将陷入“高端化陷阱”——既失去入门用户,又难撼动超豪华品牌的基本盘。

    结语

    奔驰A级(图片|配置|询价)的停产,是传统巨头在时代洪流中的一次悲壮转身。它不仅是单一车型的谢幕,更是燃油车黄金时代终结的隐喻。

    当“车轮上的计算机”被“轮上智能手机”取代,奔驰能否凭借MMA平台与品牌积淀重掌话语权,将决定下一个十年豪华车市场的权力格局。这场转型,没有退路,唯有向前。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