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9863.HK)的股价近几天宛如过山车般波动,3月20日一度突破53.2港元/股的历史新高,转眼之间却在接下来的交易日暴跌8%至48.35港元/股。这样的情况让外界不禁猜测,这家汽车制造商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零跑汽车近期的股市波动离不开其最新车型B10的48小时超3.1万辆预售订单的利好消息,再加上公司董事长朱江明在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方面的前瞻性举措,果然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此外,零跑汽车在2024年的销量指引更是高达50-60万辆,令人刮目相看。
虽然来自低谷的公司在追求高销量的同时似乎也在面临来自“智驾平权”新一轮价格战的压力,但零跑的市场策略仍然显得特别。2024年,零跑要实现销量29.3万辆的目标,比2023年翻了一番,且在整体市场氛围较弱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单月销量4万辆的佳绩。
销量的增长是否代表着经济效益的提升呢?这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从数据分析来看,零跑在实现利润增长的同时,也在优化生产成本。2024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已达13.3%,虽然还与竞争对手小鹏(14.3%)有差距,但凭借均车单价11.1万元的优势,零跑的降本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的营销费用在2024年达到了21.4亿元,同比增加18.9%;但同期间的营收同比增加了92%至321.6亿元,数据表明零跑的流量更源于品牌自身的吸引力,而非短期的价格攻击。在对未来的销量指引中,零跑表现出对于稳定增长的自信,2025年的销量目标预计提升至50-60万辆。
从C系列车型的成功到即将上市的B系列,零跑在驾驭市场趋势方面显露了高超的手腕。B10的发布紧抓了市场的“智驾平权”热潮,其高性价比的定位和激光雷达智驾技术的引入,让零跑在充满竞争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
但是,零跑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智驾技术的迅速发展,同行业的小鹏和华为等企业早已在智能驾驶领域布局,而零跑的优势在智驾方面似乎又显得略显薄弱。根据业内人士的观点,零跑在智驾技术上的进度与先进企业存在至少18个月的差距,而2025年的技术目标尚存不小的挑战。
朱江明的决策着眼于市场的需求理解与产品的迭代更新,他强调:“在智驾方面的投入绝不能削减。”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电车市场中立足,零跑需要继续投入资源致力于智驾技术的突破。
零跑汽车的复苏过程充满了探索与调整的智慧,从初期的市场犹豫,到如今的逐步成型,背后是公司不断自我革新与市场适应的努力。未来的道路上,零跑能否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能否在智驾技术上实现突破,仍然是关注该品牌的众多消费者和投资者所共同期待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