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那些无形中伤害了消费者的“形式主义”

    DearAuto头像DearAuto头像
    DearAuto03-24

    为了追求更极致的风阻系数,以达到更长的纯电续航,现在很多车都不惜重金打造低风阻轮毂和隐藏式门把手;

    为了让车辆看起来更加运动、时尚,越来越多的车也用上了大尺寸的轮毂以及低扁平比的轮胎;

    为了让整个内饰看起来更加简约大气,很多设计师把取消了车内的所有实体按键,把所有按键都集成到了只有十几吋的触摸屏里;

    而为了让用户能躺在车内看星星,又或者能尽可能争取车内的纵向空间,全景天幕曾经在车圈里风靡一时;

    ......

    所有这些设计看起来都像是在为车主着想,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些形式主义,或成事故“凶器”

    “这个轮毂罩,你们洗车的时候顺手帮我拆了,然后放到后备箱就行。”

    思考许久,我还是决定把我电车上的轮毂罩给拆了,尽管拆完之后,轮毂有点素,没以前好看了。

    虽然我早有听闻封闭式轮毂(也叫低风阻轮毂)不利于刹车系统散热,有加速刹车热衰减的风险,但我一不下赛道,二不激烈驾驶,也就没在意。没想到还是给我遇到了疑似刹车热衰退的问题——多次制动中,我发现车辆的刹车踏板头段发虚、刹车距离不达平时预期等等迹象。

    一开始我也没往热衰减的方面去想,大概只是觉得要换刹车油而已。但经4S店的检测,刹车系统没有问题,刹车油也很健康,这才让我把目光移到了车轮上的封闭式轮毂。

    后来想想,我遇到的问题也确实符合热衰减的一些迹象。首先,刹车脚感发软在夏天经常出现——广州夏天的地面温度轻松超过五六十摄氏度,本来就不容易散热;其次,这现象在长时间拥堵,空气不流通时也经常出现。

    这是真实出现在我身上的案例,所幸的是它并没有给我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事实上,上面提到的众多“形式主义”,在新闻里,经常会成为害人的“凶器”。例如隐藏式门把手就曾在多起事故中成为了主角——

    2019年,48岁的麻醉师欧玛·阿万(Omar Awan)驾驶特斯拉撞树,消防员赶来都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车门,最终导致驾驶者身亡。当地法院因此对特斯拉提起了诉讼,起诉书中称Model S的门把手无法打开,这种设计存在不合理性。

    2024年4月26日,一辆问界新M7 Plus在山西省侯平高速路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车辆起火,车内三人遇难。事故发生后,车门因电动伸缩把手未能弹出,从车外无法打开车门,救援人员尝试砸破车窗救人,但依然未能将后门打开。

    大尺寸低扁平比轮胎,也时不时会出现在热搜榜单。

    2025年1月30日,小米su7在行进到江苏淮安盱眙某乡道时,遇到了一个大坑来不及减速,直接以70km/h的速度冲了过去,导致右后侧轮胎、轮毂、悬架等部位直接受损,车辆没法继续行驶。扁平比只有45的19寸轮胎在这股冲击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没办法有效缓冲力量。

    完全取消实体按键、全景天幕看似“人畜无害”,但其实也容易出事。

    德国保险协会的数据显示,因为触控操作引发的交通事故,索赔金额是传统按键车型的2.7倍。至于全景天幕,虽然不会直接导致事故,但可能会因脱离而加剧事故对车内人员的伤害。


    说的很美好,实质不咋滴


    冒着如此风险出现在消费者车上这些“形式主义”,究竟能给用户带来多大的好处呢?

    我们先以就在出现在我身边的低风阻轮毂举例。

    拆之前,我一个月2000多公里下来,平均电耗13.04kWh/100km,平均油耗是5.02L/100km;拆之后,同样一个月跑了2000多公里,但平均电耗13.2kWh/100km,平均油耗是5.5L/100km,只是差之毫厘而已。

    我特意挑选了季节比较相近的两个月份做对比,更具可比性。


    海外汽车媒体《Car and Driver》的测试显示,在不同车速下,采用低风阻轮毂的Model 3比未安装的车型续航里程平均提高了3.4%,其中在90英里/小时(约145公里/小时)的车速下,续航提升最为明显,达到4.5%。

    也就是说,500km纯电续航的车,大概也只是提升17km而已。而且,我很有理由相信,这平均值,大概也是被高速区间给拉起来罢了,在我们经常使用的100km/h以下的速度范围内,其影响微乎其微。

    同样被用作降低车辆风阻系数,以求更长续航的隐藏式门把手,作用也不大。

    有学者指出,在风速15m/s的情况下,传统门把手能增加大概0.0003的风阻系数,让空气阻力减少0.123%。另一个研究显示,单个隐藏式门把手能降低0.003的风阻系数,四个车门则能降低0.012Cd。

    更直观点说就是,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隐藏式门把手能增加5-10km的纯电续航里程。

    完全取消实体按键、全景天幕给到消费者的作用则基本为负!

    完全取消了实体按键之后,驾驶员如果要点开某个功能,例如调节空调温度,都需要视线离开路面,在屏幕上找到相应的功能。德国ADAC测试显示,使用触控屏完成基础操作需要额外花费2.3秒,相当于在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下闭眼驾驶50米。

    全景天幕,除了能让消费者抬头就能看到脏兮兮的车顶外,在隔绝紫外线和热量等能力都远远不及传统的车顶,迫使车主需要额外花钱去贴车顶膜,或者购买原厂外的遮阳帘。


    形式主义,花钱买来的难受


    然而,这些于消费者无益甚至有害的设计,也在燃烧消费者的钱包。

    拆完我车上的轮毂盖之后,我到网上查了一下其相关的价格,发现其在某宝上售价居然高达150块钱每个,四个下来就是整整600块。隐藏式门把手的费用还要更高一些,一套下来要800块钱,相较于普通门把手的150块钱,溢价高达650块钱。

    这轮毂罩在淘宝上要卖150块钱一个。


    关键是,作为车上的一个重要部件,你不能买来就用,还得去做一系列的试验,包括耐久性试验、可靠性试验等等。这就需要额外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例如,很多车企为了证明这个隐藏式门把手的可靠性,又是破冰,又是水淹,又是翻滚......,阵仗都挺大。

    除了前期的投入,最麻烦的是还得担心它后期会坏!

    在研发的时候,很多车企都会进行几万次,甚至是十几万次的开合,以验证其可靠性,但即便如此,隐藏式门把手的故障率肯定也是要比普通的门把手高很多。过去很多起电车的事故也都证明了,在发生事故后隐藏式门把手要比常规门把手更难打开车门。

    然而,所有这些硬件成本、软件成本都不可能由厂家白白赠送给你,一定是包含在车价上的。换句话说,消费者需要为这些无用,甚至有害的设计埋单,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清。

    不管是低风阻轮毂,还是隐藏式门把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都可以简单认为是一种“形式主义”——只是为了让车看起来与过去的设计不同罢了——,浪费了巨大的行业资源的同时,对于消费端和企业端都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车企之所以还热衷于这种形式主义,其实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别人都是这么设计的,我也这样设计,那车造出来卖不动大概就与我无关了。

    要是他们能结合国内用户的使用场景,仔细调研这些设计的实用性,大概率也会跟这些“形式主义”说再见的。

    幸好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都开始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宝马、大众在最近就开始回归实体按键;两会上也有记者对小鹏发出了“车门为何不易打开”的灵魂之问;宝骏也开始以“回归传统门把手”为卖点......

    市场正在回归理性!(文|大雄)

    次阅读
    12评论
    1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