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奥迪确认在德国裁员约7500人,销量首次落后特斯拉

    奥迪将在德国裁员7500人!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图

    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奥迪于2025年3月17日正式宣告,其将于2029年前在德国境内缩减大约7500个工作职位,这些变动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和研发等“非生产部门”,并计划首先在2027年前完成6000人的岗位调整。

    这一举措是奥迪与工会深入磋商后达成的共识,意在通过每年削减超过10亿欧元的成本开支,以应对电动汽车转型带来的压力及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奥迪同时揭晓了一项未来五年内向德国工厂投资80亿欧元的计划,这笔资金将用于生产线的现代化改造以及电动车型的研发创新。

    举例来说,因戈尔施塔特工厂将增设入门级电动车系列,而内卡苏尔姆工厂则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奥迪采取的“裁员与投资并行”策略,彰显了其在精简结构与前瞻布局之间寻求平衡的决心。

    此次大规模裁员的根本原因在于业绩的显著下滑!2024年,奥迪全球汽车交付量减少了12%,降至167.12万辆,与2023年相比减少了11.8%,并首次在销量上被特斯拉超越。营业利润也从2023年的45.95亿欧元急剧下降到20.9亿欧元,利润率更是从7%萎缩至4.5%(仅计算前三季度)

    作为奥迪的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1%,而德国本土市场的跌幅更是高达21%。尽管电动车转型初见成果,纯电车型交付量达到16.4万辆,但其增长速度未能满足预期,无法填补燃油车收入减少的空白。

    奥迪正深陷多重压力的漩涡之中:电动车的研发如同无底洞,吞噬着巨额资金,而市场需求却如同蜗牛般缓慢增长,这使得奥迪不得不将原本雄心勃勃的燃油车淘汰计划推迟到了2030年之后。

    公司内部,繁琐的官僚流程和复杂的管理层级如同沉重的枷锁,拖慢了决策的步伐。为了破局,奥迪在裁员的同时,也在推动管理架构向更为精简的3级扁平化转变,并大刀阔斧地削减了那些冗余的委员会而另一边,特斯拉与中国新兴势力(诸如小米)的强势崛起,如同一股猛烈的飓风,无情地侵蚀着传统豪华车市场的领地。

    奥迪的裁员并非个案,大众集团、保时捷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采埃孚等巨头也纷纷加入了裁员的行列,累计削减岗位数量惊人。这一波裁员浪潮,无疑揭示了德国汽车业在从“燃油车王者”向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集体困境,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模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

    德国制造业素以“高福利+高技能”的组合拳闻名于世,然而,在电动化时代的大潮下,高昂的人力成本却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成就了辉煌,也成为了负担。为了缓和劳资之间的紧张关系,奥迪将“就业保障计划”的期限延长至了2033年,但这仅仅是一个权宜之计。如何在提升效率与保障员工权益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仍是奥迪亟待解决的难题。

    此外,虽然奥迪在德国工厂的投资高达80亿欧元,旨在强化其市场竞争力,但面对东欧、亚洲等低成本地区的制造转移浪潮,其能否成功抵御,仍是一个未知数。

    当前,奥迪在中国市场正步入一个危机与机遇交织的关键时期!

    尽管2024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了64.9万辆,占全球销量的近40%,但这一数字同比却下降了11%。这一挑战主要源于燃油车需求的疲软以及新能源转型步伐的相对缓慢。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奥迪加速推进本土化战略:在产品层面,推出了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Q6L e-tron车型,并与华为携手合作,共同开发智能驾驶系统。同时,在生产端,奥迪在长春投产了PPE纯电工厂,旨在增强电动车型的本土化生产能力。

    面对蔚来、理想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奥迪采取了“双品牌战略”——一方面保留传统四环品牌的高端定位,另一方面则推出新品牌“AUDI”,以吸引年轻消费者。通过采用差异化设计,如激进的线条与前沿的互联科技,奥迪正努力重塑市场对其品牌的认知。

    失业君小编认为,奥迪的裁员事件深刻地揭示了传统汽车巨头在转型过程中的逻辑:通过裁员与组织优化来释放现金流,以支撑技术投资。尽管电动车被视为未来趋势,但在中短期内,燃油车仍是利润的重要支柱。针对如中国一样的关键市场,奥迪采取定制化产品策略,避免了“一刀切”的全球化战略。

    总而言之,奥迪的裁员举措既是应对当前危机的无奈选择,也是主动寻求变革的必然之路。这一背后,映射出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从机械制造向科技生态的范式转变。对于德国制造业而言,这一过程或将彻底重塑其核心竞争力。而在中国市场,奥迪的转型成败将成为跨国车企本土化战略的一块重要试金石。未来五年,奥迪能否在“效率革命”与“创新突破”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将直接决定其在新能源时代能否重夺话语权。

    网友热议


    @飘心凝雨(IP京):

    德系车以后还能发达吗?回答我!look my ayes……



    @胖琦qiqiQ(IP豫):

    裁员、并加大投资。看来奥迪工厂人的岗位要被机器慢慢替代了……



    @康斯坦德2001(IP渝):

    奔驰奥迪裁员,新势力招聘,大胆的想象一下从奔驰奥迪离职的员工会不会来新势力们工作。



    @大冰哥Max(IP鲁):

    欧洲如果没有了汽车工业,那些发达国家还能保持“发达”么?



    @张凯森haiseng(IP沪):

    这些德国汽车国企一直想裁员,自动化早就可以替代大量人力了,工会给你一罢工只能搁置再搁置。现在就着中国电动化崛起,就坡下驴大裁员。



    @Woodhan(IPHK):

    德国说法是裁员并未明显波及到动力总成和车身四大工艺的岗位,研发部门调整也比较有限,主要是产品定义和规划的相关岗位。




    最后一条,
    没裁到筋骨!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