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增程式电动车和纯电动车,到底谁才是终极答案?

    大宇车评头像大宇车评头像
    大宇车评03-20

    当下新能源车市场百花齐放,但消费者选车时却越来越纠结:增程式电动车和纯电动车,到底谁才是终极答案?有人说纯电是大势所趋,有人说增程才是“续航焦虑终结者”。今天我们就从技术、场景、成本三大维度深度剖析,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一、技术原理篇:增程VS纯电,谁更“黑科技”?

    1. 增程式电动车:自带“充电宝”的聪明方案

    增程车本质是一辆“烧油发电”的电动车,发动机(增程器)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作为发电机为电池供电。优势在于:

    续航无忧:可加油可充电,综合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长途自驾告别“电量焦虑”。

    驾驶平顺:电机驱动,保留纯电车的静谧性和加速感。

    技术门槛低:相比插混结构更简单,成本控制更灵活。

    但短板同样明显:

    高速油耗偏高:发动机发电效率低于直接驱动,长途高速行驶油耗可能比燃油车更高。

    充电依赖性强:若长期不充电只烧油,用车成本优势大打折扣。

    代表车型:理想L系列、问界M7、深蓝S7等。

    2. 纯电动车:极简主义的未来先锋

    纯电车彻底摒弃燃油系统,完全依赖电池驱动。核心优势:

    用车成本低:电价远低于油价,保养项目少,长期使用更省钱。

    性能强悍:电机瞬时扭矩释放,零百加速轻松秒杀同级燃油车。

    政策友好:一线城市绿牌直接上,免购置税、不限行政策加持。

    痛点也摆在眼前:

    续航焦虑:冬季续航缩水、充电桩排队、长途规划繁琐等问题依然存在。

    补能效率:快充30分钟补能80%已是极限,和加油速度仍有差距。

    保值率争议:电池衰减问题影响二手残值,市场接受度待提升。

    代表车型: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海豹、蔚来ET5等。

    二、用车场景篇:你的生活,决定车的选择!

    1. 选增程车的3类人

    长途自驾爱好者:每年跨省出游超过3次,山区、偏远地区充电设施不完善。

    家庭唯一用车:需要兼顾日常通勤和全家出行,对续航灵活性要求高。

    充电条件受限:老小区无法安装家充桩,单位或周边充电资源紧张。

    真实用户吐槽:“买了增程车才发现,懒得充电的时候油耗比油车还高,真·买了个寂寞!”

    2. 选纯电车的3类人

    城市通勤族:日均行驶里程<50公里,有固定车位和家充桩。

    科技尝鲜党:追求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前沿体验,愿意为未来买单。

    环保主义者:拒绝燃油消耗,主张零碳出行,注重用车理念。

    真实用户真香现场:“一个月电费不到100块,油价涨到10元也与我无关!”

    三、终极拷问:2025年,谁更值得买?

    1. 从技术趋势看

    纯电是长期方向:800V高压平台、固态电池技术加速落地,未来续航突破1000公里、充电10分钟补能500公里并非幻想。

    增程是过渡选择:在充电基建未完善阶段,增程车是解决焦虑的“最优解”,但可能面临政策退坡风险。

    2. 从成本算笔账

    购车价:同级别增程车比纯电贵2-3万元(增程器+油箱成本)。

    用车成本:假设年行驶2万公里,纯电年均电费约2400元,增程车(油电混用)约6000元。

    保值率:3年车龄纯电车残值率约50%,增程车约55%(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结论:若年行驶里程<1.5万公里,纯电更省钱;若>2万公里且充电不便,增程更划算。

    四、主编建议:做选择前,先问自己4个问题

    我能否安装家用充电桩?

    我每年长途出行占比多少?

    我所在城市对增程车的政策是否友好?

    我是否愿意为“未来技术”承担短期的不便?

    最后灵魂一击:

    如果你追求“既要又要还要”,不妨再等等!2025年插混技术(如比亚迪超级E平台、吉利雷神)正在崛起,油耗更低、纯电续航更长,或许会是下一个“真香”选择!

    互动话题:你更倾向增程还是纯电?评论区聊聊你的理由!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