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突破200万辆,补贴超12亿元
——绿色出行升级,安全与民生双轮驱动

2025年3月,中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再传捷报:截至3月18日,全国累计交售旧车、换购新车各204.4万辆,带动新车销售56.1亿元,累计申请补贴超12亿元,惠及超200万消费者。这一数据不仅彰显政策红利,更折射出绿色出行与消费升级的深度融合。
政策效能加速释放

自2024年9月政策启动以来,以旧换新工作持续深化。2025年日均置换量达2.7万辆,是2024年同期的2.5倍,其中2月单月置换86.3万辆,创下历史新高。政策通过“换购补贴+安全引导”双轨机制,既推动老旧车辆淘汰,又刺激新车消费。例如,济南对置换铅酸电池新车的消费者提供最高600元补贴,叠加企业优惠后单车综合优惠可达2000元。
民生红利精准落地
消费者端,人均补贴610元直接降低购车成本。在浙江、江苏等地,补贴比例提升至新车价格的40%(最高1200元/辆),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销售端,超5万家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参与其中,单店平均带动销售10.7万元,有效缓解经营压力。安徽一位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省下1500元,同时为家中老人换购了带脚蹬的代步车,实现“安全+便利”双重升级。

安全防线全面加固
政策实施以来,全国累计淘汰超342万辆高风险老旧车,其中91%的新车采用铅酸蓄电池,较旧车电池安全隐患降低80%。北京某回收企业负责人透露,通过以旧换新回收的锂电池中,95%以上已由专业机构安全拆解,避免环境污染。
未来:从“换新”到“焕新”
当前全国已有21个省市出台地方政策,补贴标准、车型范围持续优化。业内预测,随着铅酸电池技术升级与锂电回收体系完善,2025年以旧换新规模有望突破400万辆,带动千亿级绿色消费市场。正如中国自行车协会负责人所言:“这场置换潮不仅是交通工具迭代,更是城市交通管理、居民出行习惯的深刻变革。”

从北京胡同到上海弄堂,从广袤乡村到都市商圈,中国正以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为支点,撬动绿色经济新生态。当补贴政策遇上消费升级,当安全需求碰撞民生期待,这场始于换新的变革,终将驶向更低碳、更智能的出行未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