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提车那天,小区地下车库的直角弯差点给我下马威。新车轴距比旧车长,后视镜里怎么都估不准轮胎位置,正冒汗呢,中控屏突然跳出透明底盘的画面,四个车轮的轨迹、地面的减速带,甚至墙角的烟头都一清二楚。

这是我最常跟朋友炫耀的黑科技。每周送孩子上补习班,老校区的窄胡同里,两侧电动车堆得只剩半米宽,轻轻点下屏幕角落的摄像头图标,车底立马变成透视装,连砖缝里的青苔都看得见。上周暴雨天,积水漫过轮毂,透明底盘里的水位线实时跳动,彻底打消了我掉头的念头,后来才知道,这功能连底盘剐蹭都能自动记录,保险公司定损时直接甩视频,省心到想给工程师发红包。
当然,作为10万不到的插混车,它的全能远超预期。每天40公里通勤,纯电模式刚好够来回,充电桩在单位楼下,午休时插上,下午又是满电。周末带父母去郊区钓鱼,开着混动模式,油耗才4个出头,后备箱塞满渔具和折叠椅,后排老爸翘着二郎腿直夸座椅软得像沙发。最惊喜的是隔音,用电时安静得能听见孩子后座翻书声,发动机介入的瞬间确实有动静,但想想隔壁1.5L自吸的老车,这点声音完全能接受。

槽点也不是没有。车机偶尔会愣神,有次导航突然卡壳,急得我差点错过出口;冬天纯电续航缩水到80公里,不过快充半小时能补满,也算能接受。最满意的还是性价比,落地不到10万,辅助驾驶、全景影像、无线充电全配齐,同事刚提的某合资燃油车,落地价能买我两台。

现在每次停好车,我都会习惯性扫一眼中控屏的能耗统计,这个月电费120,油费280,比之前开油车省了一半。老婆说省下的钱够给孩子报半年乐高班,而我觉得,这台车最珍贵的,是让新手司机的每一次转弯都充满底气,让普通家庭的日常出行多了份从容。毕竟过日子嘛,踏实比什么都重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