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00公里春节长测,五菱星光S日常使用无短板?

    春节前夕,厂家送来一台五菱星光S让我开回老家。这一趟2000多公里的旅程,着实让我对这台车有了全新认知。作为一个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我得说,国产车是真的不一样了。



    先说说外观,这车给人第一印象还挺体面。


    展翼式前脸配上日间行车灯,远远看着就像只展翅的雄鹰。


    但凑近了你会发现,这些设计元素都做得挺实在,没有那种为了好看而刻意堆砌的感觉。


    记得我08年刚入行那会,国产车的造型要么特别保守,要么就是东抄西凑,现在真是今非昔比了。


    底盘调校这块是我最关心的。


    前麦弗逊加后多连杆的组合,在这个价位能把舒适性和稳定性平衡得不错,算是给了我一个小惊喜。


    老家那边路况复杂,有些乡道坑坑洼洼的,星光S的避震器阻尼调教就比较讨巧,既不会太软趴趴的,过弯也不会让人觉得飘。


    说到动力系统,这车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插混版本搭载的1.5T发动机和电机组合,理论数据看着就够劲:系统综合功率228kW,峰值扭矩520N⋅m。


    但实际上路,你会发现这动力输出特性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低速时电机的介入让提速特别积极,但到了中速段,你得适应一下那个从电动到燃油的过渡期。



    长途体验最大的收获,就是这车的续航能力。满电状态下130公里的纯电续航,配上1100多公里的综合续航,确实给长途自驾吃了颗定心丸


    不过说实话,刚拿到车时我还真怀疑过这个数据。


    毕竟前两年测过不少车,厂家给的续航数据水分都不小。


    结果这趟回老家,我还真给打脸了 - 高速上定速巡航,百公里综合油耗居然真能稳定在4.8L左右。


    空间表现绝对是这车的制胜法宝。


    后备厢610L的容积,硬是让我把全家的年货和两个大行李箱都塞进去了。


    说到这儿就想起个插曲:装行李那天正下着小雨,我寻思试试自动泊车功能。


    结果这系统认不出老小区那种划线不标准的车位,可把我给气够呛,最后还是得自己手动掰。



    中控这块就有点意思了。


    15.6寸的大屏确实挺唬人,但这界面设计让我梦回十年前用智能手机的日子。


    好在基础功能都还算顺手,导航也不会动不动就卡顿,算是及格线以上的表现


    倒是那个语音助手有点意思,连"开一下天窗"这种随口的命令都能识别,看来人工智能这块是真没少下功夫。



    要说最让我意外的,是这车的隔音水平。


    记得第一天提车时还专门问了工程师用了什么黑科技,结果人家说就是最传统的吸隔降三件套,但在关键部位加料了。


    高速120码巡航,说话都不用提高音量。


    这可比我前几年测的合资品牌还强。


    不过也有些地方让我挺费解的。


    比如这车配了L2级自动驾驶,但车道保持功能跟喝醉了似的,总往两边晃。


    还有那个自适应巡航,跟前车保持的距离总是忽远忽近的。


    这些功能确实是有了,但感觉就是为了凑配置表,实际体验还得打个折扣。


    最后说说这车的价值感。


    9.98万起的售价,在这个配置和尺寸级别里确实很有竞争力。


    但要我说,真正吸引人的不是这个价格,而是它在日常使用中展现出来的全面性


    就像你找对象,与其找个只有一两个特别出众的优点的,还不如找个各方面都过得去的。


    这车就是这样,可能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但也真找不出多少硬伤。


    总的来说,这个级别要啥有啥,还真挺难挑毛病。当然,如果非要说缺点,那就是有些地方还是能感觉到工程师在成本和体验之间做取舍。但话说回来,这个价位能做到这样,已经是给了市场一个很好的答案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