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比亚迪在深圳发布了“兆瓦闪充”技术,凭借全球首发的“兆瓦闪充”技术,彻底改写了电动车补能规则,将充电效率推入“秒充时代”。这一技术不仅让充电速度首次追平燃油车加油体验,更以全产业链布局掀起行业革命风暴。

充电效率:从“人等车”到“车等人”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会现场宣布,搭载“兆瓦闪充”的汉L车型实测显示,充电5分钟即可补充400公里续航,最高峰值速度达“1秒2公里”。这一效率直接对标燃油车加油时长——过去燃油车加满一箱油需5-8分钟,如今电动车补能时间已完全一致。

技术核心:
1. 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行业首个1000V高压平台,覆盖电池、电机、电源等核心部件,电压等级较主流800V平台提升25%。
2. 闪充电池突破:通过超高速离子通道设计,电池内阻降低50%,支持1000A超大电流和10C充电倍率。
3. 全液冷充电终端:自研1360kW液冷充电桩,单桩功率为特斯拉V3超充的5倍以上。

实测震撼:一杯咖啡的补能革命
发布会外场实测中,一辆唐L从8%电量充至61%(续航410公里)仅耗时5分钟,峰值功率突破1000kW。比亚迪工程师透露,该技术已通过-30℃至60℃全温域测试,搭配智能温控系统,确保极端环境下依然稳定。
行业颠覆:换电模式遇冷,燃油车优势瓦解
“充电越快,换电越凉。”王传福直言,兆瓦闪充直接冲击换电路线。此前蔚来、宁德时代力推的换电模式需3分钟满电,但比亚迪以更低成本(无需换电站硬件)实现近似的补能效率,且兼容现有充电桩。
生态布局:
- 4000座闪充站:2025年内覆盖全国核心城市及高速服务区,首批站点优先落地比亚迪4S店。
- 双枪充电黑科技:普通快充桩通过双枪并联可升级为500kW超充桩,最大化利用现有设施。
技术护城河:从芯片到电机的全链自研
为支撑兆瓦级充电,比亚迪同步发布三大核心技术:
1. 3万转电机:全球首款量产高转速电机,功率密度达16.4kW/kg,较行业标杆提升40%,汉L零百加速仅2.7秒。
2. 1500V碳化硅芯片:自研车规级SiC模块,耐压等级行业最高,杂散电感降至5nH,确保高功率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 智能升压技术:兼容90%公共充电桩,用户无需担忧“有车无桩”。

市场冲击:27万起预售,剑指高端市场
搭载兆瓦闪充的汉L、唐L即日开启预售,纯电版售价27万-36万元,直接对标小米SU7 Ultra(52.99万)和蔚来ET9(78.8万)。比亚迪王朝网销售总经理路天调侃:“能追上汉L的,只有雷总(雷军)的顶配车型了。”

行业观察:
兆瓦闪充的落地,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技术从“追赶者”转向“定义者”。随着4000座闪充站的建成,电动车补能网络将首次在密度与效率上超越加油站。这场“油电终局之战”,比亚迪已抢得先机。同时这对蔚来的换电策略来说,无疑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注:文中实测数据及技术参数来自比亚迪官方发布会及现场演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