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0万的问界M9在车市杀得风生水起时,谁也没想到背后的赛力斯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今年前两个月,这家车企整体销量暴跌43%,主销车型问界M7销量腰斩,但售价超50万的M9却逆势卖出1.8万辆——这戏剧性的一幕,像极了班级里偏科严重的学霸。
华为光环下的"偏科生"
问界M9的爆火,几乎全靠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撑腰。这款车连续11个月霸榜高端市场,甚至让特斯拉Model X都黯然失色。但翻开赛力斯的产品列表,M7、M5等车型的销量曲线却像过山车俯冲,2月份M7仅卖出5000多辆,还不及比亚迪同级车型的零头。
更尴尬的是,华为的"朋友圈"正在扩大。智界、尚界等新品牌接连亮相,连传统车企的极氪、星纪元都在抢食中端市场。赛力斯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优等生,手里握着最锋利的剑,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挥。
单腿狂奔的致命风险
财报数据显示,M9贡献了赛力斯四成以上的销量。这种依赖就像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当消费者开始期待更亲民的智能车型时,赛力斯在中端市场的产品却迟迟没有技术突破。反观部分友商,已经开始把华为技术下放到20万级车型。
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若M9月销量稳定在8000辆,全年营收可达384亿。但这要建立在芯片供应稳定、消费者审美不疲劳、竞争对手不发力等理想条件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让这场豪车盛宴戛然而止。
破局关键在"技术平权"
3月初,华为余承东亲自下场带货新款M9和M8,一周预定破万的数据暂时稳住了股价。但这剂强心针治标不治本。真正要破局,赛力斯需要把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像自来水一样输送到各个价位段。

就像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轨迹,当年苹果用iPhone打开高端市场,但真正改变行业格局的,是安卓阵营把智能体验普及到千元机。如今新能源车的决战战场,正在从50万级豪车转移到15-30万级家用市场。
眼下最紧迫的,是赛力斯能否在年底前推出搭载完整华为技术的平价车型。毕竟当友商们都在搞技术下沉时,光靠一款豪车撑场面的玩法,就像穿着高定礼服参加马拉松——看着光鲜,跑起来要命。
| 参考信源:第一财经 | 极客公园 | IT之家
码字不易,请点击“关注”。感谢读者朋友支持,欢迎点赞、收藏、评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