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产品力升级
1. 设计革新



- 外观:采用“律动自然美学”设计语言,封闭式前脸搭配“丁达尔之光”点阵大灯(72颗LED晶体)和贯穿式灯带,车尾“璀璨星河”尾灯含332颗超红光LED,整体科技感与辨识度大幅提升。
- 内饰:提供三种配色方案,中控台皮质包覆+“X”型缝线,12.3英寸仪表+14.6英寸中控屏,搭载Coffee OS 3智能座舱,支持AI HUD抬头显示和5.1声道音响,座椅舒适性升级(主驾12向电动调节、前排通风/按摩)。
2. 动力与四驱系统
- 全系标配第二代Hi4电四驱系统,提供1.5L(85kW)和1.5T(115kW)两种插混动力,纯电续航126公里(1.5L版本),支持多模式驾驶和能量回收,综合油耗表现优异。
- 车身尺寸优化为4780/1895/1725mm,轴距2810mm,后排空间进一步提升,后排座椅支持27°/32°角度调节。
3. 智能驾驶与科技配置


- 搭载纯视觉高阶智驾系统(大疆卓驭7V方案,32TOPS算力),支持城市/高速NOA、全场景记忆泊车等功能,智驾水平对标比亚迪“天神之眼”。
- 新增等离子杀菌、手机无线快充、全景天窗等实用配置。
二、市场定位与竞争分析
1. 竞品对比
- 比亚迪宋L DM-i智驾版:价格13.58万-17.58万,智驾能力强但四驱需选装(加价2万)。
- 奇瑞风云T9:价格12.99万-16.99万,空间表现优但全系两驱。
- 零跑C10增程版:价格13.58万-16.58万,性价比高但续航焦虑明显。
优势:枭龙MAX二代全系标配四驱和高阶智驾,空间尺寸领先,综合产品力更均衡。
2. 价格预期
- 现款指导价15.98万-17.98万,但终端优惠后约12万起。
- 市场普遍预期二代车型若想突围,需**“增配降价”**(如起售价12万左右),以应对当前新能源SUV市场的价格战。
三、购买建议
1. 推荐人群
- 注重四驱性能:全系标配Hi4电四驱,适合对操控和通过性有需求的用户。
- 科技配置敏感型:高阶智驾、智能座舱、HUD等配置丰富,符合科技爱好者需求。
- 家庭用户:大空间、舒适座椅、多场景适用性(可油可电),适合长途出行和日常通勤。
2. 谨慎考虑点
- 价格因素:若二代车型定价与现款持平(15万+),性价比优势减弱,需对比竞品。
- 质量与油耗:建议试驾验证亏电油耗表现及智驾系统稳定性。
- 品牌溢价:长城在新能源领域口碑稍弱于比亚迪,需权衡技术可靠性与品牌偏好。
3. 行动建议
- 等待价格公布:关注5月粤港澳车展正式发布,若起售价下探至12万左右,可果断入手。
- 关注优惠政策:盲订福利(如送充电桩、保养)或终身质保政策可能提升性价比。
- 竞品试驾对比:重点对比比亚迪宋L DM-i四驱版和奇瑞风云T9,根据实际体验决策。
四、总结
枭龙MAX二代通过设计、动力、智驾的全面升级,已具备冲击主流新能源SUV市场的实力。若定价合理(如12万-15万区间),其“四驱+智驾”的组合将成为同价位稀缺选择,尤其适合预算有限但追求高阶配置的消费者。建议持续关注上市动态,结合自身需求与试驾体验做出最终决策。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