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红爆款”到“销量腰斩”
2023年9月,比亚迪仰望U8(图片|配置|询价)以109.8万元的售价横空出世,凭借“原地掉头”“应急浮水”等黑科技引发全网热议,首月订单超3万辆的传言更让市场对其寄予厚望。然而仅一年后,这款百万级新能源车的月销量已从巅峰期的1652辆跌至2025年2月的93辆,较峰值缩水94%。仰望品牌的滑铁卢,不仅暴露了比亚迪高端化战略的深层矛盾,更折射出中国汽车品牌冲击百万级市场的集体困境。

仰望u8自交付以来1-9月份销量趋势图
一、品牌根基薄弱:27年VS 46年的高端化悖论

仰望U8的失利,本质上是比亚迪“品牌加速度”与市场认知错位的产物。
时间沉淀不足:丰田用46年(1937-1983)完成从大众品牌到雷克萨斯的跃迁,而比亚迪仅用27年(1995-2022)便推出仰望,导致高端用户对品牌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感缺失。
-技术光环的局限性:尽管“易四方”技术展现了比亚迪的工程实力,但高端市场更看重“技术生态”——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用户社群等综合能力。正如业内人士所言:“百万豪车的用户不仅要买产品,更要买身份符号”。
典型案例:2024年北京车展推出的仰望U8越野玩家版,虽新增涉水喉、防滚架等配置,却未能逆转销量颓势,印证了“技术堆料”无法替代品牌溢价。

仰望u8越野玩家版上市价格与豪华版同步109.8万元
二、消费认知断层:百万新能源车的“信任危机”
市场数据揭示了残酷现实:2024年百万级新能源车市场中,奔驰EQS、保时捷Taycan等车型销量均未突破千辆,而传统燃油豪车路虎揽胜同期销量达1.37万辆,同比增长18.98%。这背后是三重认知壁垒:
1. 能源类型偏见:燃油车承载着百年机械美学积淀,而新能源车尚未建立起同等的情感价值。某豪华车用户直言:“电动车再快也是‘高级玩具’,燃油车的轰鸣才是权力象征”。
2. 保值率焦虑:新能源车技术迭代快、电池衰减等问题,导致二手市场估值体系崩塌。仰望U8一年车龄残值率仅55%,远低于路虎卫士的72%。
3. 使用场景错配:仰望U8主打的越野性能在中国城市用户中需求有限,反而因2.8吨车重带来高能耗(实测百公里电耗35kWh),削弱了日常使用经济性。
三、内部战略失衡:高端矩阵的“左右互搏”*

新款腾势N7
比亚迪试图通过仰望、方程豹、腾势构建高端矩阵,却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局:
价格体系混乱:方程豹豹5从30万+降至20万区间,腾势N7从30万降至23万,导致消费者对比亚迪高端品牌的定价逻辑产生怀疑。
资源分配矛盾:2025年比亚迪集中发布21款智驾新车,但高端品牌仅分得少量产能。仰望U9超跑上市首月仅交付12辆,暴露了高端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
-用户画像冲突:仰望主打“社会精英”,而比亚迪主品牌用户多为性价比导向群体,导致高端用户难以形成圈层认同。某仰望车主吐槽:“4S店同时摆着海鸥和U8,感觉像在菜市场买奢侈品”。
四、外部围剿加剧:新势力与老贵族的双重夹击

华为问界m9
2025年高端市场已形成“新老势力联盟”对抗比亚迪的格局:
1. 新势力“下沉狙击”:理想L6将价格下探至25万,搭载激光雷达与宁德时代5C超充电池,直接威胁腾势N7;问界M9则通过华为ADS 3.0智驾系统抢占科技标签。
2. 传统豪车“以价换量”:BBA通过34C车型(奥迪A4L、宝马3系、奔驰C级)10万+的终端优惠,挤压比亚迪20-30万价格带基本盘。
3. 生态竞争升维:路虎推出卫士插混版,将纯电续航提升至120km,并保留机械四驱系统,精准打击仰望U8“技术不纯粹”的软肋。
我是懂汽车的小帅,您的点赞和收藏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