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高合汽车兴衰史:从“国产最贵电车”到破产重组的警示录

    一、高合汽车的崛起:高端定位与“黑科技”光环

    高合汽车成立于2017年,母公司为华人运通,创始人丁磊曾任上汽集团副总裁,并短暂参与过贾跃亭的乐视汽车项目。从诞生之初,高合便瞄准高端电动汽车市场,试图复制特斯拉“先高端后走量”的路线。2019年,其首款量产车HiPhi X以68万-80万元的天价上市,号称“国产最贵电车”,凭借鸥翼门、可编程智能大灯等炫酷设计引发关注。2021年销量达4237辆,2022年小幅增长至4349辆,一度被视为国产高端电动车的突破。


    高合汽车官网,展示HiPhi X标志性鸥翼门设计

    二、走向衰落的四大转折点


    1. 产品竞争力不足:技术短板暴露

    高合虽以设计见长,但在新能源汽车核心的“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和智能驾驶领域缺乏竞争力。例如,2023年行业普遍推进高阶智能驾驶时,高合却鲜有动作,被华为、小鹏等对手甩开差距。其车型被诟病“功能花哨但硬实力不足”,无法支撑高端定位。


    2. 定价策略失误:曲高和寡的市场困局

    高合坚持“高举高打”,HiPhi X售价高达80万元,2023年推出的HiPhi Y虽降价至33.9万元,仍高于特斯拉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等竞品。然而,其品牌号召力远不及BBA(奔驰、宝马、奥迪),甚至不如蔚来、理想等新势力。2023年HiPhi Y月销量仅千辆左右,远低于预期。


    3. 资金链断裂:融资失败与内部管理混乱

    高合母公司华人运通融资能力薄弱,多次传出的中东资本注资、长安汽车收购等消息均未落地。2024年初,高合被曝拖欠供应商款项、员工工资,最终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创始人丁磊虽尝试与iAuto Group等企业合作,但10亿美元注资计划未能兑现。


    4. 品牌营销失败:缺乏用户认知与信任

    高合在新车发布外的营销动作极少,导致品牌声量低迷。相比之下,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虽量产困难,却通过持续炒作话题维持热度。此外,高合曾陷入抄袭争议,被指模仿法拉第未来车型设计,进一步损害品牌形象。


    图片来源:高合汽车发布会,HiPhi Y被寄予走量希望却销量惨淡


    三、最后一搏与破产终局

    2024年8月,高合母公司正式申请破产预重整,法院受理其资不抵债的申请。截至2024年4月,其到期债务已超过资产总额,供应商讨债、门店关闭、裁员等问题全面爆发。尽管丁磊曾承诺“三个月内找到转机”,但谈判对象如长安、一汽等均未实质性接盘,最终宣告自救失败。


    凤凰网报道截图,高合申请破产重整的法院文件



    四、行业启示:新能源赛道的生存法则**

    高合的失败折射出新能源市场的残酷现实:

    技术为王:缺乏核心技术的品牌难以立足;

    定位需务实:高端市场需时间沉淀,盲目对标特斯拉可能适得其反;

    资金是命脉:新势力必须持续融资或实现自我造血;

    用户思维至上:脱离主流需求的设计终将被市场淘汰。


    丁磊与贾跃亭的历史合作照片

    高合的故事,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警钟——在资本狂欢与技术革新的浪潮中,唯有脚踏实地者方能生存。

    我是懂汽车的小帅,您的点赞和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感谢关注!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