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主要聚焦于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和典型性的问题。根据2025年晚会主题“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国家层面重点关注以下领域:
1. 食品安全:如食品非法添加、变质、含异物(如虫体)等(如锅圈案例中被曝光的“牛肉丸含虫”问题)。
2. 公共安全:如产品质量缺陷、虚假宣传(如药房“买药不对症”或眼科产品虚假宣传)。
3. 金融安全:如新型金融骗局、非法集资等。
4. 数字经济:如盗取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平台霸王条款等。
5. 系统性行业问题:如加盟模式下的管理漏洞(如锅圈的加盟商密集竞争、供应链失控)。

比亚迪的更新换代计划看似不在今年这五个重点关注领域范围内,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不会上315晚会了?并不是!
比亚迪近期因推出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的车型引发老车主集体投诉,主要涉及“隐瞒产品迭代计划”“配置差异导致车辆贬值”等问题。截至2025年2月18日,车质网平台已累计5300余条关于比亚迪新旧款迭代纠纷的投诉,其中海豹(图片|配置|询价)06 DM-i车型的投诉量达1277条,且黑猫投诉平台也有600余条相关投诉。而且车主联合发布维权声明,要求比亚迪公开致歉、补偿损失并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形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集体维权事件。
而315晚会除了每年的重点领域外,也会倾向于选择具有行业普遍性、涉及群体权益的案例,而比亚迪背刺事件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迭代导致老车主权益受损”的普遍矛盾,具有典型性。
车主指控比亚迪在销售时未明确告知产品迭代计划,导致消费者误购配置落后的旧款车型,违反了《广告法》中“商品信息真实准确”的要求,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对此,比亚迪官方回应称“正常产品迭代,不存在违规”,但未提供实质性解决方案,在老车主眼里属于“敷衍了事,毫无诚意”,其态度也进一步激化矛盾。智驾系统硬件无法升级(如老车型缺乏预留线束、架构不兼容等),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符合315晚会关注的“系统性行业问题”。
另外比亚迪被曝光的“千里眼”功能长期未通过合规性验收,导致宣传功能与实际使用不符,涉及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也颇受诟病,车主在各大论坛上怨气冲天。
比亚迪“加配不加价”策略导致旧款车型快速贬值,老车主面临二手车估值下降18%-25%的经济损失,涉嫌“价格不透明”和“市场公平性”问题。这两年车企通过技术迭代间接引发价格战,损害消费者利益,此类问题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代表性。
“比亚迪背刺老车主”事件已引发主流媒体(如澎湃新闻、搜狐汽车)报道,形成舆论压力,符合晚会“社会广泛关注”的筛选标准。事件暴露了车企“技术迭代与消费者权益平衡”的行业难题,符合2025年315晚会“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的主题。
那综上分析,比亚迪是不是就一定会上315晚会了?其实也未必,存在一些变数。
作为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其市场影响力可能使监管部门更倾向于内部协调而非公开曝光。比亚迪官方已通过声明否认违规,若在315晚会前有被国家相关部门约谈,并且后续推出补偿方案(如置换补贴或功能升级),可能降低事件严重性而被私下协调解决。
归根到底,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加速智能化转型,如同十年前的智能手机市场一般,但车企普遍面临“技术迭代与用户权益”的冲突。比亚迪事件可能成为行业规范化的推动案例。
最后说下结论,比亚迪事件具备投诉规模大、证据充分、涉及公共权益、行业代表性突出等特征,符合315晚会的曝光标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