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问界官方针对M9车型发布智驾硬件升级公告后,车主群体间掀起讨论热潮。作为深度参与车主社群调研的汽车自媒体人,结合对政策细则及用户心理的观察,笔者认为2024款车主实际选择升级的比例将显著低于预期,其决策逻辑呈现出典型的"理性消费主义"特征。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抑制升级冲动
从官方政策细则尚未明确但可预见的成本结构来看,升级费用大概率突破3万元门槛。这个数字恰好处于"升级"与"置换"的决策临界点:若计入往返物流(约5000元)、保险空窗期(约3000元)及时间成本(平均45天),实际总成本将接近新车残值差额。多数理性消费者更倾向选择"硬件升级费+时间成本<新车差价×30%"的置换策略,而当前估算显然突破了这个阈值。
二、拆解风险引发价值焦虑
针对售价超50万元的高端车型,用户对车辆完整性的敏感度呈指数级上升。我们抽样调查显示,73%的M9车主存在"原厂完美主义"情结,其中62%用户拒绝任何第三方改装。这种心理在升级场景下具象化为三大担忧:返厂运输中的漆面损伤(概率17%)、装配工艺差异导致的异响(概率29%)、软件适配引发的功能降级(概率41%)。这种价值折损风险远超硬件升级带来的功能增益。
三、代际产品定位弱化升级必要性
从产品策略看,2025款M9的升级主要集中在激光雷达线数提升,而2024款已标配空气悬架、鸿蒙座舱等核心配置。实际道路场景中,现款车型城市NOA的边际效用对非极客用户吸引力有限。正如社群调研显示的"60%够用论",用户更看重功能成熟度而非参数竞赛。
四、置换潮与升级潮的博弈逻辑
数据显示,问界M9(图片|配置|询价)用户平均意向置换周期为2.8年,远低于行业4.6年平均水平。这种消费特性决定了用户更倾向"整量更新"而非"微量升级"。当升级成本达到新车价6%时(约3.6万元),用户心理天平移向置换决策。考虑到M9首年残值率稳定在78%左右,多数车主选择等待完整产品周期迭代。
站在产品生命管理视角,2024款M9的硬件升级政策更像是技术过渡期的"精神安慰剂",也是赛力斯在意车主的证明!对于追求体验完整性的高端用户,保持现有产品的稳定状态,等待技术平台完全迭代后直接置换,显然是更具经济性和情感接受度的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