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为何能推出“苹果放弃”的电动汽车并取得成功,区别在哪里?

    阅动力头像阅动力头像
    阅动力03-10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小米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进展频频被报道,但另一方面,最近一个被关注的问题是:“苹果为什么没能在电动汽车上取得成功?”小米和苹果都是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业务,小米迅速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然而,苹果过去曾多次传出进军电动汽车业务的传闻,但最终决定“退出”。

    就在几年前苹果将推出电动汽车的传闻就曾传出,许多粉丝也热切期待“iCar”的到来。虽然有消息称苹果曾与现代、起亚、保时捷、宝马、比亚迪甚至丰田进行过谈判,但该项目已于去年年初正式取消,据报道约有 600 名员工被解雇或调往其他部门。

    小米作为科技公司,同样是苹果的竞争对手,在宣布进军电动车领域仅仅两年后就发布了“SU7”,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一年时间就在中国销售了13.5万辆。也就是说,苹果和小米在电动汽车业务上的差异是巨大的,但这个差异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因素,第一,小米已经建立了生态系统。

    小米不仅仅是一家智能手机制造商,产品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灯、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搅拌机等,这些产品都可以通过一个应用程序进行控制,甚至有人说,中国没有一个家庭没有小米产品。

    因此,小米对于中国人而言非常熟悉,而利用这个生态系统,小米成功将汽车融入到了家电之中。例如,可以将汽车与小米的其他产品联动,利用用户过去使用过的家电数据,“根据驾驶者的生活方式建议最佳充电时机”。

    换句话说,可以说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成功融入了用户的整个生活”,提供了有别于传统汽车的用户体验。这意味着,小米将其汽车的定位并非是一台“交通工具”,而是智能家居延伸的“联网设备”,这也让其在苹果未能做到的领域获得了成功。

    小米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其“对供应链的完全控制”。

    “供应链管控的重要性”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备受关注的领域。当时,日本、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汽车制造商 “在零部件的生产管理和运输方面过于依赖供应商”,以至于因疫情带来的各种因素而难以获得零部件,并且采取措施的速度很慢。

    与此同时,多年来一直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补贴,并加强国内电动汽车制造体系。因此,中国拥有电动汽车制造供应链几乎完全在国内完成的环境。小米也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从全球最大的电池企业比亚迪和 CATL 采购电动汽车电池,并通过收购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旗下的汽车厂,迅速建立了量产体系。

    得益于这套快速的生产供应体系,小米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将SU7推向市场,并取得惊人的销量成绩。另一方面, 苹果无法推出电动汽车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缺乏供应链:虽然苹果利用富士康等合同制造合作伙伴来生产智能手机,但制造汽车需要一条全新的供应链。
    • 合作困难:苹果曾探索与现代和丰田的合作,但对于谁将主导开发存在争议,计划最终被放弃。
    • 前期投入巨大:汽车制造与智能手机制造不同,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开发周期,据说苹果最终为了规避这种风险而放弃了该项目。

    当然,小米汽车成功还远未得到保证,还面临着来自众国产汽车的激烈竞争,其中包括电子产品竞争对手华为。但小米也在与外国品牌展开竞争。SU7起价仅为21.59万元,拥有保时捷般的外观和一流的技术。巧合的是,自小米SU7推出以来的一年里,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下降了30%。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