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全系800V+5C超充!小鹏G6/G9改款,10分钟补能300km,真不虚?

    非充车评头像非充车评头像
    非充车评03-10

    作为全网唯一敢把“不接受车企充值”写在脸上的车评人,今天我必须扒开营销迷雾,带你们看清小鹏这次双车改款的真实底牌。

    而那些靠充值生存的同行此刻应该慌得不行了吧?因为我要用工程师思维拆解这两个“带电进化体”的技术本质。

    先看这台最可能改写20万级电动SUV格局的选手。新款G6的升级完全打在纯电用户的痛点上:全系标配800V平台+5C超充电池的组合,意味着从底层架构解决了补能焦虑。

    注意!注意!注意!这不是某些品牌宣传的“准800V”,而是实打实的全域800V高压系统。

    在技术沙龙实测中,这套架构能让充电峰值功率飙到320kW,10分钟补能300km。

    更可怕的是,小鹏这次把5C超充做成了标配!这相当于给所有车主发了一张“超充自由”的通行证,要知道某来想要4C快充还得加价2万选装。

    智能座舱的进化同样暗藏玄机。全新电容方向盘不只是造型升级,其内置的离手检测模块精度提升了40%,这让AI图灵智驾系统的安全冗余直接越级。

    我现场体验时发现,哪怕戴着厚手套操作,系统依然能精准识别驾驶员状态,这在冬季用车场景堪称神器。

    但最让我意外的,是看似简单的“智驾小蓝灯”设计。这个被同行忽略的细节,实则是V2X车路协同的重要交互界面。

    当车辆开启城市NGP时,蓝色呼吸灯能向行人传递自动驾驶状态,这种主动安全设计比特斯拉的“哑巴式”自动驾驶更符合中国路况。

    转向旗舰车型G9,这次改款堪称新势力技术路线的分水岭。砍掉激光雷达转投纯视觉方案,这步险棋背后是算法能力的质变。

    小鹏的工程师朋友透露,XNet2.0感知架构已实现厘米级实时建模,在封闭场地测试中,纯视觉方案对鬼探头场景的识别速度比带激光雷达版本快0.3秒。

    但消费者需要警惕的是:取消激光雷达后,官方将智驾系统的责任归属重新划定为“人机共驾”。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在极端天气或复杂路况时,系统可能会更频繁地要求人工接管。

    我个人强烈建议准车主们亲自体验雨雾天的NOA表现,再决定是否要为省下的硬件成本买单。

    内饰升级暴露了小鹏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控。全新双色方向盘不止是向蔚来“致敬”,其握感经过人机工程学优化,三九点位置的凹槽深度增加2mm,这在连续弯道驾驶时能明显减轻手部疲劳。

    但需要吐槽的是,中控屏悬浮式设计导致反光问题依旧存在,这在强光环境下会影响导航可视性。

    当24.39万的起售价撞上702km续航+230kW电机,G9俨然成为中大型纯电SUV的性价比怪兽。

    但细看配置表会发现:入门版砍掉了空气悬架和电吸门,这与其“豪华智能”的定位产生微妙冲突。

    我的建议很明确:如果看重驾控质感,务必上四驱带CDC的版本;若只是城市代步,后驱版已然过剩。

    反观G6的定价策略则更显侵略性。在保持20万级价位的同时,把座椅按摩这种越级配置下放到主销车型,这分明是要抢比亚迪宋L和特斯拉Model Y的蛋糕。

    实测其新一代云感座椅,8种按摩模式搭配石墨烯加热层,长途驾驶舒适性确实吊打同级竞品。

    虽然官方没公布具体提升数据,但从5C电池+碳化硅电驱的配置推断,G6的CLTC续航至少增加50km。这要归功于新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以及电机系统2%的效率提升。

    但需要提醒的是,标称续航永远仅供参考,真实续航还是要看脚法。

    比较意外的是G9在取消激光雷达后,风阻系数竟优化到0.272Cd。工程师通过在车尾新增的鸭尾扰流板,让气流分离点后移了15cm,这在120km/h巡航时能省下约7%的电耗。

    这种“空气动力学强迫症”式的优化,暴露出小鹏对能效的极致追求。

    如果你在G6和G9之间纠结,我的建议很残酷:要智驾选G6,要豪华选G9。G6的AI图灵系统有更激进的路网覆盖,而G9的行驶品质依然保持着新势力天花板水准。

    本文未收取小鹏汽车任何形式的报酬,所有观点均基于公开信息及工程原理推导。

    欢迎厂家来怼,但请带上数据说话。那些靠充值活着的同行,是时候想想怎么对得起广大消费者了,半夜睡觉,良心会不会被痛醒来?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