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市场持续内卷的2025年,AION以一场教科书级的精准卡位再次搅动市场格局。2月17日推出的第二代AION V(图片|配置|询价) 650智享版,用"13万抄底650km大SUV"的硬核定位,将纯电出行门槛拉至全新维度。这款车没有炫技式的冗余配置,而是以续航、空间、安全三大核心价值点构建起用户感知最强的产品护城河。
外观设计延续了AION家族的新硬派美学,封闭式前脸搭配"龙爪"分体大灯,灯组内部矩阵式排列的LED模组在夜间点亮时颇具辨识度。车身侧面的悬浮式车顶与隐藏式门把手形成视觉统一,C柱的异型切割处理让整车姿态更显动感。2775mm轴距带来的空间优势肉眼可见,后门接近90度的开合角度对安装儿童座椅或老人上下车极为友好,这个细节设计在竞品中并不多见。

核心卖点的650km续航并非单纯依靠堆电池实现。75kWh弹匣电池2.0通过纳米级陶瓷隔膜与三维立体冷却系统,将百公里电耗控制在12.8kWh。实测显示,在-10℃低温环境下,续航达成率仍能保持78%以上,这对北方用户颇具吸引力。400V高压平台虽不及800V前沿,但胜在充电桩兼容性强,15分钟补能330km的效率足够应对城际出行需求。

座舱布局体现出对家庭用户的深度洞察。后排137°可调座椅配合纯平地台,让1.8米身高的乘客也能舒展双腿,主副驾180°全平放倒后形成的"移动大床"模式,实测可容纳两位成年人平躺。ADiGO 5.0系统的语音交互将响应速度压缩至0.28秒,四音区控制精准识别声源位置,实测连续发出"打开天窗-调低空调-播放周杰伦"的复合指令时,系统仍能准确执行。

在看不见的安全维度,车身72%的高强度钢占比与28%热成型钢构建起中欧双五星安全框架。弹匣电池2.0技术通过143项严苛测试,装车超百万辆零自燃的记录,在电池安全领域建立起技术护城河。相较某些新势力品牌将智能驾驶作为溢价筹码,AION选择将成本投入到基础安全架构,这种取舍折射出传统车企的造车哲学。
当前终端市场反馈显示,置换用户对3.2万元综合补贴敏感度最高,将650智享版实际价格拉低至10.78万元,与燃油车形成直接竞争。而首购用户通过2000元抵10000元的政策,配合0首付金融方案,月供可控制在3000元以内。这种"油电同价"策略正在改写消费者的决策天平——当纯电车型的购置成本与燃油车持平时,续航焦虑反而成了伪命题。

在试驾过程中,165kW电机带来的7.9秒破百能力虽不激进,但电机线性输出特性让城市跟车更为从容。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组合,滤震表现中规中矩,好在座椅填充物软硬适中,长途驾驶不易疲劳。需要指出的是,该版本未配备激光雷达与高阶智驾系统,对于科技配置有执念的消费者可能需要上探至智尊版。
站在市场角度,第二代AION V(看资讯) 650智享版的走红印证了一个趋势:当电动车渗透率突破40%后,消费者开始从"技术崇拜"回归"实用主义"。这款车或许没有炫酷的鸥翼门或城市NOA,但它用650km真实续航、越级空间表现和10万级落地价,精准击中了家庭用户"省心、省钱、省空间"的核心诉求。在新能源车从尝鲜期迈向普及期的转折点上,这样的产品思维或许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