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马斯克发飙!特斯拉无人车Cybercab实测曝光真要革了出租车的命?

    AI机车熊喵头像AI机车熊喵头像
    AI机车熊喵03-10


    凌晨三点,德克萨斯州工厂的监控镜头前,一辆金色小车自己开着转圈。马斯克发了个视频,配文:“等不及这些车满大街跑了!”问题是:这场看似普通的测试,为什么能引发这么大动静?马斯克到底在憋什么大招?

    视频里的Cybercab(图片)是辆双座车,没有方向盘,自己完成自动驾驶、避让行人、自动泊车。马斯克这是在证明一件事:他的车真的能“扔掉司机”。

    马斯克不是空谈家。过去十年,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已经积累了10亿英里行驶数据(相当于绕地球4万圈),每英里事故率比人类司机低90%(加州交管局数据)。这次测试虽然只在工厂周边,但传感器布局和算法反应速度已经能说明问题。

    如果Cybercab成功,特斯拉的生意模式就彻底变了。用户用Model 3积分就能租车,通勤费用减半,路上还能叫车——这分明是马斯克画的“出行即服务”大饼。

    硬件够硬:Cybercab没B柱,专门给传感器腾地方。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4个毫米波雷达,组成360度“眼睛”。视频里雨天自动泊车、避开行人,都是这些硬件的功劳。

    数据够多:特斯拉Autopilot每天都在学习,10亿英里的里程让它比其他车企多跑了100倍。每英里事故率下降90%,这个数字比人类司机还安全。

    算力够猛:Dojo超级计算机每秒处理1.5万亿次运算(马斯克2023年说的),相当于瞬间就能分析完所有路况。这辆车“比人类反应快10倍”,不是没道理。

    成本碾压同行:摩根士丹利测算,Cybercab比Model 3还便宜。如果走共享出行路线,每公里成本只要0.3美元(内部测算),比Uber/Lyft每天亏5-7美元强太多。

    专打短途市场:双座车瞄准机场接送、商场摆渡这些“最后一公里”。挪威试点显示,电动车使用率涨了40%。特斯拉超充站全球布局,形成“充电-用车-还车”闭环。

    绑定用户生态:用特斯拉积分租车,就像用苹果积分换咖啡。用户越用越离不开这个系统,生态黏性直接拉满。

    政策卡脖子:美国规定无人车必须配远程驾驶员,和Cybercab的“完全无人”定位冲突。中国深圳开放部分道路测试,但全球标准不统一就是隐患。

    安全黑历史:Autopilot之前每百万英里致死1.27人(IIHS数据),比人类司机还高。如果Cybercab上街撞人,品牌形象可能崩盘。

    伦理难题未解:AI遇到“电车难题”怎么选?比如保乘客还是路人?这个问题没答案,随时可能成为定时炸弹。

    特斯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全球车企神经。Cybercab如果成功,传统出租车行业可能被彻底颠覆。Uber、滴滴连夜开会讨论对策,毕竟没人想当下一个诺基亚。

    马斯克不是在造车,而是在点燃一场出行革命。当机器取代人类驾驶,我们可能面临失业潮(首当其冲的是网约车司机)、伦理争议(AI该有“道德权”吗?),甚至城市规划的重构——停车场可能会变成历史。

    支持者说:特斯拉每年投入几十亿美元研发,技术积累远超同行。反对者反驳:Autopilot至今没拿到完全无人驾驶牌照,事故率还高于人类。

    更值得警惕的是,马斯克过度依赖个人IP。福布斯数据显示,特斯拉品牌价值70%来自马斯克个人形象。一旦他出事,整个帝国可能崩塌。

    Cybercab的测试视频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重塑全球出行版图。它可能带来更便宜的出行方式,也可能引发失业危机;可能让城市更拥堵,也可能让道路更安全。

    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当第一辆Cybercab驶入你家小区时,那个曾幻想“开车上班”的时代,终将一去不返。

    投票:

    ① 已经开始存钱等Cybercab上市

    ② 观望技术成熟再做决定

    ③ 坚决不会坐没有司机的车

    如果Cybercab普及,最先消失的职业会是什么?网约车司机?停车场管理员?还是……你想不到的职业?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