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与 “扣分” 的不解之缘

最近,汽车圈里出了一件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儿。一位中国车主花了大价钱,六万多购入特斯拉的 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本想着体验一把未来科技,享受轻松驾驶,结果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启用 FSD 的第一天,这系统就状况百出,多次实线变道、强行加塞,甚至连公交车道都敢闯,就这一天下来,驾照的 12 分直接被扣光 。这哪是自动驾驶,简直就是 “自动扣分神器”!这位车主估计肠子都悔青了,本以为买了个高科技助手,没想到却请了个 “马路杀手” 回来。
这件事在网上迅速发酵,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和吐槽。大家纷纷调侃,这 FSD 是不是没有经过 “科目一” 培训就上岗了,基本的交通规则都不懂。与此同时,马斯克也被这场风波卷入舆论的漩涡,特斯拉的技术可靠性和马斯克的商业决策再次成为众人关注和质疑的焦点 。 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马斯克最近似乎陷入了一系列的 “扣分” 困境之中,就像一个在多个赛道上都开始频频失误的选手,他和他的商业帝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斯拉销量 “扣分”,市场份额被蚕食
销量,一直是衡量车企实力的关键指标,而特斯拉最近在这方面的表现,实在是不尽如人意,就像是考试成绩连连下滑,被竞争对手们纷纷超越 。
先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这里可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 。曾经,特斯拉凭借着 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 和 Model Y 两款车型,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明星品牌 。然而,风水轮流转,如今的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却陷入了销量困境 。2025 年 2 月,特斯拉在中国的批发销量仅为 30,688 辆,同比暴跌 49%,创下了两年半以来的新低 。这一数字,与比亚迪等中国本土车企的销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月,比亚迪批发售出了超过 31.8 万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乘用车,同比增长高达 161% 。曾经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 。
再看看欧洲市场,特斯拉同样遭遇了滑铁卢 。在德国,这个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2025 年 2 月特斯拉的销量仅为 1,429 辆,同比骤降 76%,而德国整体电动车市场当月销量却同比增长 30.8% 。在法国、瑞典、挪威等国,特斯拉的销量也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曾经在欧洲市场风光无限的特斯拉,如今却面临着被竞争对手挤出市场的风险 。大众、宝马等传统汽车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力,以及比亚迪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强势进入,都让特斯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 不仅如此,特斯拉在美国本土市场的销量也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2024 年,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了连续四个月负增长的情况 。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需求增速放缓,混动车销量却同比激增 。特斯拉试图通过推出 Cybertruck 打开皮卡市场,但转化率不足 5%,未能扭转颓势 。
股价 “雪崩”,马斯克财富大幅缩水

销量的下滑,直接反映在了特斯拉的股价上 。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样,特斯拉的股价一路狂跌,让投资者们的心情也跟着跌入了谷底 。
2025 年 2 月 25 日,这一天对于特斯拉的股东来说,绝对是一场噩梦 。特斯拉股价盘中一度跌超 10%,截至收盘,报 302.8 美元,跌幅 8.39%,市值一夜蒸发 89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6469 亿元) ,最新市值为 9740 亿美元,总市值跌破 1 万亿美元关口 。仅仅在 2025 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就累计下跌了约 25% 。曾经,特斯拉的市值一度高达 1.5 万亿美元,如今却大幅缩水,让人唏嘘不已 。
与特斯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伟达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英伟达凭借着在 GPU(图形处理芯片)领域的强大实力,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其市值一路飙升,一度突破 3 万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亚马逊和特斯拉的市值总和 。英伟达的成功,也让人们看到了科技行业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 。然而,特斯拉却在这个时候陷入了困境,股价的暴跌让马斯克的财富也大幅缩水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马斯克的净资产降至 3580 亿美元,较前一日缩水 222 亿美元,为马斯克的第四大单日损失金额 。 马斯克的财富曾经一度超越杰夫・贝索斯和沃伦・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如今却因为特斯拉股价的下跌,财富大幅缩水,在全球富豪榜上的排名也不断下滑 。
人设崩塌,“多线程作死” 引争议

除了销量和股价的 “扣分”,马斯克的个人形象也在一系列事件中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可谓是 “人设崩塌” 。
为了降低成本,马斯克强行推动 4680 电池的应用,然而却导致了严重的品控问题 。据爆料,4680 电池的品控缩水了 30%,这使得特斯拉汽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许多车主反映,搭载 4680 电池的特斯拉汽车出现了续航里程缩短、充电速度变慢等问题,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 。 不仅如此,马斯克还挪用特斯拉的资源给 X 平台(原推特)输血,这一行为更是引发了投资人的强烈不满 。美国民主党联邦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主张,马斯克涉嫌挪用公司资源,并要求特斯拉董事会提供正式调查和相关信息 。
此前,CNBC 援引英伟达的内部备忘录和电子邮件内容报道称,马斯克指示将当初从特斯拉订购的 AI 半导体芯片优先配送给 X 和 xAI 。对此,马斯克在 X 上发文承认了部分报道内容,他表示 “特斯拉(内部)没有地方送去驱动英伟达芯片,所以它们可能只是放在仓库里” 。 马斯克的这些行为,让他在投资人眼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也让人们对他的商业道德产生了质疑 。有投资人痛批他 “把特斯拉当提款机,却把天才用在发 meme 帖上” 。曾经,马斯克被视为科技界的传奇人物,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备受关注和追捧 。然而,如今的他却陷入了一系列的争议之中,曾经的光环也逐渐褪去 。
马斯克的选择题与行业反思
面对这一系列的困境,马斯克就像是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他需要在技术创新、市场策略、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做出改变,以挽救特斯拉和他的商业帝国 。
从技术角度来看,自动驾驶技术虽然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但目前仍存在诸多技术难题 。特斯拉的 FSD 功能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特斯拉一家企业的问题,更是整个智能汽车行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如何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何确保其在各种复杂路况下都能准确运行,是摆在所有车企面前的一道难题 。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其 Apollo 平台已经吸引了超过 100 家合作伙伴加入,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据统计,Apollo 平台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完成了超过 1000 万公里的路测,累计处理了超过 1000 亿次道路场景的识别 。这或许能为特斯拉以及整个行业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
在市场策略方面,特斯拉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 。面对中国和欧洲市场的激烈竞争,特斯拉不能再依靠过去的优势来赢得市场 。它需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特斯拉还需要加强与当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比亚迪等中国本土车企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车型 。特斯拉可以从中学习,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 。
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马斯克需要更加注重公司的内部管理和团队建设 。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做出决策,而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司的整体利益和股东的权益 。同时,他还需要加强与投资人的沟通和交流,重建投资人对他和公司的信心 。此外,马斯克还需要平衡好特斯拉和其他业务之间的关系,避免资源过度倾斜,影响到特斯拉的发展 。
马斯克的困境也给整个智能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 。行业在追求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只有真正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信任 。同时,行业也需要加强自律,规范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共同推动智能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 未来,马斯克能否带领特斯拉走出困境,重拾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而整个智能汽车行业又将如何发展,也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
未来悬念:马斯克能否力挽狂澜

马斯克的商业帝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斯拉的销量下滑、股价暴跌,以及马斯克个人形象的崩塌,这一系列问题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特斯拉和马斯克有些喘不过气来 。曾经,马斯克凭借着自己的天才构想和大胆实践,成为了科技界的传奇人物,特斯拉也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 。然而,如今的局面却让人担忧,马斯克能否像以前一样,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特斯拉走出困境,重拾辉煌呢?这不仅是特斯拉股东们关心的问题,也是整个科技行业和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
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舆论风暴中,马斯克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对特斯拉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是会继续坚持自己的理念,加大在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还是会调整战略,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他能否修复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重新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他又将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重新夺回市场份额?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只能等待时间来揭晓 。
未来,特斯拉和马斯克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无论结果如何,他们的故事都将成为商业史上的一段传奇 。而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我们也将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教训,获得启示 。毕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没有谁能够永远站在巅峰,只有不断创新、适应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