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年轻人的第一台“陆地坦克”!广汽传祺向往S7预售开启19.48万起

    头像头像
    03-08

    ——深度解析传祺的“破局”野心与市场争议


    一、一场发布会,半部中国汽车进化史

    2025年3月7日,珠海航展中心上空,国产大飞机C919“传祺向往号”穿越民航界最高礼仪的“水门礼”,在传祺向往S7与M8的领航下,降落在汽车发布会现场。这场融合“大国重器”与“尖端科技”的跨界盛宴,不仅宣告了广汽传祺全新高端序列“向往”的诞生,更以**补贴后19.48万-23.48万元**的预售价,将首款车型**传祺向往S7**推至舆论风口浪尖。


    二、价格争议:比唐DM-i贵3万,传祺的底气从何而来?

    向往S7的预售价格一经公布,便引发激烈讨论。其基础版(国补后19.48万元)相比比亚迪唐DM-i智驾版(约16.48万元)高出3万元,甚至比自家GS8贵5万元。但广汽传祺显然试图用“越级配置”打破价格质疑:

    1. 同级唯一的激光雷达+L2++智驾:搭载200米超距可变焦激光雷达、11目视觉感知网络及254TOPS算力平台,支持无高精地图全域导航,且终身免费赠送价值2.5万元的城市NDA智驾功能。

    2. 百万级豪华配置下放:全系标配17.3英寸3K吸顶屏、四门无感电吸门、22扬声器杜比全景声音响、NAPPA真皮座椅及“日照金山”可翻转音响,甚至四驱版提供5.8秒破百性能。

    3. 续航与补能优势: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205km,综合续航1150km,快充18分钟补能50%。

    有网友直言:“这些配置放在BBA身上至少50万起步,传祺这次是‘堆料狂魔’!”但反对者认为:“国产车溢价超20万仍是冒险,消费者是否愿意为‘高端’标签买单?”



    三、技术革命:从“油改电”到“全维高阶”的跨越

    向往S7背后,是广汽传祺对智能化的全面押注:

    智驾突破:行业首个“端到端无图系统”,不依赖高精地图实现全国覆盖,且年内将升级至L3级自动驾驶。

    座舱升维:高通第四代8295P芯片+ADiGO 6.0系统,支持毫秒级声纹定位与全场景语音交互,后排吸顶屏更开创“全家娱乐”新场景。

    动力革新:“一车双模,一车三用”技术,纯电、增程、插混自由切换,兼顾城市通勤与长途出行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传祺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已显露锋芒——即将推出的向往M8将首发华为乾崑智驾的机场无人代客泊车功能,而S7的后续车型或进一步整合华为生态。


    四、争议焦点:高端化能否撕掉“性价比”标签?

    尽管配置拉满,向往S7仍面临三大质疑:

    1. 品牌溢价困境:传祺长期以GS8、M8等车型固守15-25万市场,突然上探至30万区间,消费者能否接受“高端传祺”?

    2. 智驾落地风险:无图方案虽具前瞻性,但实际道路表现尚待验证,尤其面对复杂城市场景。

    3. 竞品围剿:理想L6、问界M7等新势力车型已形成口碑壁垒,传统车企的转身速度成关键变量。

    对此,广汽集团执委黄永强在发布会直言:“中国汽车的高端替代与智驾替代已不可逆,传祺必须抢占技术制高点。”

    五、用户博弈:7万元权益包是“诚意”还是“套路”?

    为缓解价格压力,传祺抛出“权益组合拳”:

    2.5万元城市NDA终身使用权(非买断制引发争议)

    至高2.5万定制抵扣金+1.3万贴息

    999元抵3000元预售膨胀金

    叠加后总价值超7万元,但部分网友质疑:“权益是否变相抬高原价?”

    六、行业启示:传祺的“三向突围”战略

    向往S7的发布,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的三大路径:

    1. 技术锚点:以激光雷达、无图智驾等硬核配置建立差异化。

    2. 场景重构:通过吸顶屏、零重力座椅等配置,将SUV从“工具”变为“第三空间”。

    3. 生态合纵:整合华为、高通等供应链巨头,加速智能化落地。

    一场豪赌,能否改写市场格局?

    传祺向往S7的预售,既是对品牌天花板的冲击,亦是对用户认知的挑战。在“堆料内卷”与“品牌溢价”的夹缝中,它能否成为传统车企高端化的范本?答案或许将在2025年销量榜上揭晓。但无论如何,这场以技术为名的冲锋,已然为中国汽车行业投下一枚“深水炸弹”。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