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3年破局!小米SU7出海能否改写国产新能源车全球格局?

    123头像123头像
    12303-07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上,小米汽车的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全球关注:集团总裁卢伟冰宣布,小米汽车将于2027年正式进军海外市场!这一计划不仅标志着小米从“中国品牌”向“全球车企”的跃迁,更被视为国产新能源车国际化布局的关键一步。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加剧,而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凭借连续三个月蝉联30万级纯电轿车销量榜首的成绩,已在国内站稳脚跟。此时高调宣布出海,既是顺势而为,也是背水一战——国产新能源车能否在全球市场复制国内辉煌?小米汽车的策略或将成为行业风向标。

    分阶段布局:欧洲优先,东南亚、中东紧随其后

    小米汽车的全球化战略并非“全面撒网”,而是分阶段推进。首站锁定欧洲市场,计划2027年率先进入该区域,随后拓展至东南亚及中东。这一选择背后逻辑清晰: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高,政策支持力度大,且小米手机、智能家居业务已建立品牌认知度,可形成生态协同效应。为应对海外竞争,小米提出“本地化生产+充电基建协同”策略,通过就近建厂降低成本,并联合第三方铺设充电网络,解决用户补能痛点。

    硬核支撑:技术、产能与“万店计划”

    出海底气源于硬实力。小米汽车已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140亿元,申请专利超2000项,覆盖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产能方面,北京亦庄工厂二期扩建后年产能将达30万台,宁德时代等供应链合作确保关键零部件稳定供应。更值得关注的是“万店计划”:未来五年,小米将在全球开设1万家实体店,打造“汽车+智能生态”体验空间。例如米兰概念店中,用户可同时体验SU7的自动泊车功能与手机、家电的互联场景,强化品牌粘性。

    挑战与机遇并存:本土化是最大考题

    尽管势头强劲,卢伟冰坦言“压力不小”。海外市场的文化差异、法规壁垒及激烈竞争,均是小米需跨越的鸿沟。例如,欧洲用户对车型偏好、数据隐私法规与中国截然不同,小米需针对性调整产品设计和合规策略。但机遇同样巨大:全球新能源车需求持续增长,而小米凭借成熟的“硬件+新零售”模式,有望复制手机业务的成功路径。雷军更强调,“在中国市场没有稳固地位,出海便是空中楼阁”——显然,SU7的国内口碑已成为其全球化的重要跳板。


    文末互动:

    小米SU7出海,你看好国产新能源车的“反向输出”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是“技术自信的里程碑”,还是“为时尚早的冒险”?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加入讨论!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