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上市狂割韭菜:价格屠夫还是数据骗子?

    刘刘笑脸头像刘刘笑脸头像
    刘刘笑脸03-02

    纽北圈速碾压保时捷,四成用户却连夜退单——年轻人的第一辆电车,为何成了“期货陷阱”?

    核心争议点暴击:

    1. “PPT造车”照进现实
      雷军发布会宣称“50万内最好开”,但首批车主实测发现:车身接缝能塞硬币、车机卡顿像千元安卓机。更讽刺的是,纽北刷圈的“SU7 Ultra原型车”被扒出改装费用超售价两倍,量产车底盘却偷偷换成钢铝混合。
      (暴论:雷军用改装车吊打友商,堪比用美颜证件照相亲)

    2.价格屠夫的镰刀暗招
    标准版21.59万看似良心,但选装智驾包+运动套件后直逼30万,而激光雷达竟要等2026年OTA解锁。
    (扎心真相:小米把“期货套路”从手机圈完美复刻到车圈,用户花钱买的是“未来使用权”)


    3.退订率四成的魔幻现实
    上市72小时锁单率仅35%,40%用户因“交付周期长达8个月”“无息贷款套路”愤然退订1。
    (行业潜规则:大定数据注水成灾,锁单率才是照妖镜)


    暴论总结:

    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的本质是一场科技公司对汽车业的降维碰瓷——用“跑分参数”碾压传统豪强,用“生态绑架”收割米粉信仰,但当用户发现纽北冠军车和量产车根本不是同个物种时,这场“性价比狂欢”早已演变成车企与消费者的双向赌局。雷军赌的是年轻人对“小米信仰”的持久度,而用户赌的是自己能否在两年OTA周期内忍住不换手机……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