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为余承东又上热搜了!在问界新车发布会上,他直接把自家车型和“车圈顶流”迈巴赫对比,喊出“体验超越百万豪车”的口号。网友炸锅:有人夸华为技术牛,也有人吐槽“拉踩太low”。这种对比到底是真自信,还是博眼球?作为汽车博主,咱今天说点大实话。

1. 车企“碰瓷”豪车,早就是常规操作?
- 行业潜规则:新品牌想上位,总爱拉豪车当“背景板”。
例子:特斯拉刚出道时狂怼BBA,比亚迪仰望U8直接叫板奔驰大G。余承东对比迈巴赫,本质是同一套路——用“越级对比”快速建立高端形象。
- 迈巴赫为啥被盯上?
江湖地位够高(均价150万+)、辨识度强,碰瓷成功就能让自家车“身价翻倍”。
2. 余承东对比迈巴赫,到底合不合理?

-支持派理由:
✅ 参数确实能打:问界M9的智能座舱、城区自动驾驶,确实比传统豪车“更懂中国人”。
✅ 时代变了:电动车拼的是芯片算力,不是发动机缸数,华为有资格重定规则。
-反对派怒火:
❌ 偷换概念:迈巴赫卖的是社交身份和机械情怀,和智能电动车根本不是同一赛道。
❌ 误导小白:比零百加速、屏幕数量,却不敢比车身工艺、品牌溢价,属于“田忌赛马”。

3. 消费者究竟被谁割了韭菜?**
参数党狂欢:
年轻用户更在乎“冰箱彩电大沙发”,华为的鸿蒙车机、代客泊车确实香。

传统党反击:
花100万买迈巴赫的人,会在意中控屏多1秒开机速度?豪车的皮革缝线、底盘调校才是隐性价值。
博主锐评:
没有谁更高贵,但**强行对比就是耍流氓**!就像拿智能手机和瑞士手表比功能——需求不同,何必互撕?
4. 给余承东的3句真心话(求生欲拉满版)
1. 技术牛逼≠可以踩同行:
华为的自动驾驶值得吹,但说“传统车企很快会消失”,容易招黑。
2. 参数之外,尊重“玄学”:
豪车的品牌价值是几十年攒的,问界再好,也别嘲笑别人“买标”。

3. 少打嘴仗,多晒成绩单:
如果真比迈巴赫强,就去纽北刷圈速、拿个国际设计大奖,比发布会喊口号实在得多!
结语:
汽车行业正经历“诺基亚VS苹果”式的洗牌。余承东的对比虽然简单粗暴,却撕开了新旧势力的矛盾。但真正的高端不该靠“踩别人”上位,而是**用技术赢得尊敬**。
你怎么看?支持余总“直言”,还是反感对比营销?
(欢迎理性讨论,喷子请绕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