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领克900与极氪9X,如何演绎和而不同

    燃擎频道头像燃擎频道头像
    燃擎频道4天前

    2月14日,情人节当天,极氪完成了对领克的股权交割,极氪科技集团成立。

    这也意味着领克、极氪两个品牌正式编入同一战斗序列。

    仅仅一个月时间过去,3月中旬,领克900、极氪9X,两个品牌,两款大型SUV呼之欲出的消息在全网的热度迅速攀升。

    前者被戏称为“杭州湾路虎揽胜”,后者则被冠以“杭州湾库里南”的名头。

    其实,车友们的调侃是善意的。

    至少证明,中国汽车智造有了和传统豪华品牌对标的资本。

    据目前公开的时间信息,领克900的上市时间已经确定为4月下旬。

    极氪9X将在4月的北京车展完成首秀之后,计划于第三季度正式上市。

    也就是说,在不超过3个月的时间内,同宗、同源、同级别、同品类的两款新车都将完成全球首发。

    这番操作,放在全球汽车行业都属于罕见。

    然而,相信吉利造车底蕴的前提下,这绝不是巧合。

    而是另有深意的一次为重塑消费认知的手术刀级别的精准出击。

    01

    事实上,这番操作的难点就在于,产品定位必须精准,技术储备必须丰厚,否则很容易造成顾此失彼、兄弟阋墙的尴尬。

    所以,我们有必须要了解,吉利造车这一次遇到的是一个怎样的有难度价值的问题。

    关于产品定位。

    极氪9X定位“全球豪华科技旗舰SUV”,领克900则聚焦“新能源高端运动SUV”。

    仅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极氪9X的售价应该更高,领克900则次之。

    从领克900已经公布的预售价格来看,新车的起售价将大致定格在30万元出头,而主流走量车型则锚定35万元价格带。

    如果极氪9X既想要彰显品牌定位,又想要和领克900做出明显的区分,那么极氪9X起售价的落点就应该在45万元左右,主流走量车型大致分布在55万元左右的区间内。

    看起来,如此一番铺排,产品定位的事情就办妥当了。

    然而,事情的复杂性就在于,当极氪科技集团将二者揽入麾下时,绝不是简单地做一个孰高孰低区分即可,那将失去协同作战的意义。

    从彼时的战略规划来看,领克品牌与极氪品牌秉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并按照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发展策略,形成一纵一横的发展格局。

    以更加严丝合缝的协作态势,助力全新的极氪科技集团向着“1×1=∞”的目标进发。

    加之,汽车圈在豪华与高端之间并就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

    所以,领克900和极氪9X的售价或许容易确定,但体现产品价格的价值却是非常考验造车功力的事情。

    这就涉及到包括整个吉利造车集团在内,技术储备是否足够的问题。

    领克900是领克的旗舰车型,它一定是在领克品牌的价值体系内,呈现产品力拉满的状态,而且要紧扣品牌“科技运动”的主题。

    极氪9X是极氪的旗舰车型,且极氪品牌定位高于领克,并且力求把“豪华科技”的品牌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

    所以极氪9X的整车配置设计一定要高于领克900。

    一个“高”字,颇有学问。

    既要高得领克900的用户有“满载而归”的感觉,又要高得极氪9X的用户有“物有所值”的切身体会。

    只有造车人对两款产品有了精准的刻画之后,领克900和极氪9X的售价才有实质性的意义,两款新车才能够在各自的目标用户群体中建立起明确的产品认知。


    倘若,两款新车推出的时间跨度超过1年,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因为,在智能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无论谁在前,谁在后,就算最后形成了产品错位,用户都能理解,这一切都是因为时间带来的科技制造差异。

    然而,极氪科技最终还是选择了两款新车鱼贯而出。

    02

    既然选择了,就一定有选择的理由。当然,也必然有选择的底气。

    我们先谈选择的理由。

    技术端。

    杜绝内耗,高度协同,是极氪科技集团成立的初衷之一。,

    今年1月,进化之后的全新架构SPA Evo发布。

    通过更多数字化科技的介入,以及轴距、轮距等参数调整,SPA Evo架构支持中型轿车到大型SUV的多种车型开发,兼容多种动力形式。

    最重要的是,其零部件共享率超过95%。

    所以,SPA Evo架构实现量产,让两款新车同期亮相不仅有了技术基础,还能帮助二者以更高效的姿态实现规模化效应,继而降低边际成本。

    另外,品牌整合之后,极氪和领克将在机械、三电、座舱、智驾等多个层面遵循统一技术路线。

    诚如极氪科技集团安聪慧CEO所言,去年年底极氪与领克的研发投入费用已经下降了15%。虽然才3个月时间,但效果已经开始凸显。

    所以,共同研发,同时上新的案列,从领克900联袂极氪9X开始,此后将在极氪科技集团体系内将常态化。

    市场端。

    其实,极氪和领克都不能犯坐失良机的错误。

    领克从2016年成立至今,小十年时间里,虽然有领克03+TCR Cyan或者领克09新能源2.0TD EM-P ULTRA等顶配款的成交价超过了30万元,甚至40万元,但还没有一款可以触及到35万元价格的“主力走量”车型存在。

    当领克品牌本身也在从“年轻运动”向“科技智能运动”升维时,市场也在发生变化。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30万元以上新能源SUV销量同比增长87%,其中六座车型占比突破35%。

    所以,面对目标市场放量的现实,领克900必须尽快、及早实现量产。

    再看极氪。

    至少目前,极氪留给用户的印象中,还有新势力、车二代等品牌认知。

    这些认知在极氪发展初期,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少证明了品牌的技术背书和发展潜力。

    但一旦脱离初创期之后,极氪需要直面品牌发展的终极目标,向“全球豪华品牌”的战略跃迁。

    而完成一次战略跃迁,必然需要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必须实现技术、定价、服务的三重突破,从而实现品牌价值与市场地位的双重提升。

    所以,极氪9X可堪大任,成为这个重要的战略支点,同样必须尽快实现量产。

    除此之外,在战术价值上也能得到体现。

    极氪今年的年度目标是32万辆,较之2024年提升10万辆。

    在新车规划方面,除了极氪9X之外,极氪计划在二季度推出基于极氪007架构打造的猎装车,以及在第四季度还有一款中大型豪华SUV面市。

    不难发现,极氪今年的目标数量高、目标质量更高。

    而极氪9X诞生带来的技术下放以及品牌跃升对后续新车以及既有产品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03

    当把二者不惧同台的因素厘清之后,需要回到产品差异化的关键节点上来。即,战略落地。

    事实上,或许我们多虑了。

    从目前呈现的产品结果来看,极氪科技集团在同时打造这两款相似产品时,并没有患左右为难,患得患失的尴尬。

    因为,一旦厘清了产品价值的诉求之后,吉利造车在产品打造时,就如同放风筝。

    既要让产品在各自所属的细分市场内,以定位为原点,恣意发挥,力求飞得更高的同时,又用两根细线将它们攥在了手中,收放自如。

    我们以于细节处见真章的智能化科技为例,看看二者在品牌基因与市场定位的差异化层面如何具体完成落地。

    极氪9X必然凸显技术旗舰与豪华标杆。

    新车特别具象化地通过四座光辉版、车载保险箱、头等座舱座椅等配置强化尊贵属性,满足商务与家庭高端用户需求。

    首发L3级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搭载双赢伟大Thor芯片高达1400TOPS算力,树立智能化技术标杆。

    由此延伸出豪华的生态场景:50英寸AR-HUD、23英寸后排娱乐屏、哈曼卡顿31扬声器音响等配置,打造沉浸式第三空间。

    领克900则专注于高阶智能普惠与大众化向上突围。

    所以,在强调技术平权,通过H7级普惠智驾方案让高阶智驾覆盖更广泛消费群体的同时,其搭载的英伟达Thor芯片并融合DeepSeek大模型,又以足够的实力吸引到年轻的科技用户。

    由此在实现跨层泊车、代驾充电等实用功能的同时,又提升了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强化人车共融“特别好玩”的体验感。

    所以,不难发现。

    在高阶智驾的江湖纷争里,极氪9X凸显了宗师级的江湖地位,而领克900则塑造出青年才俊的模样。

    前者是权威而稳重,后者则充满想象空间与无限可能。

    目前,领克900预售火爆。已经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性变革:传统车企正义“技术储备+体系能力”重构竞争规则。

    当领克900跨过新势力品牌溢价能力的障碍之后,必将对合资品牌中高端市场进行二次切割。

    极氪9X则在此基础上以“技术图腾”的身份,完成“豪华科技”的终极定义。

    殊途同归,二者终究完成的是同一件事,以技术价值为根本,完成品牌价值的全球化输出。从而兑现极氪科技集团的全球化属性。

    次阅读
    2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