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定价52.99万,到底值不值?
价格争议:降幅近30万,诚意还是策略?
小米SU7 Ultra的最终定价从81.49万元预售价降至52.99万元,降幅达28.5万元。这一调整据称是基于用户调研,认为原价可能超出部分潜在用户的预算。降价后的价格与保时捷Taycan(图片|配置|询价)等车型相比有一定竞争力,但需注意,52.99万仅是基础版价格,若选装碳纤维前舱盖等配置,可能进一步增加成本。

性能参数:能否撑起“赛道机器”标签?
SU7 Ultra搭载三电机系统,最大马力1548PS,官方宣称零百加速1.98秒(不含起步时间),实测极速359km/h。其赛道成绩是主要卖点,例如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 GT。不过,赛道成绩是否与日常驾驶体验强关联,仍需消费者自行判断。此外,车辆标配碳陶瓷制动盘,百公里刹停距离30.8米,这一数据在量产车中属于较高水平。

科技配置:智能化与安全性的平衡
SU7 Ultra配备1颗激光雷达、11个摄像头及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支持端到端高阶智驾功能。电池采用宁德时代麒麟Ⅱ高功率包,峰值电压897V,快充10%-80%需11分钟。安全性方面,中保研三项“G+”评级和中汽研四项“G+”评级为其背书。但需注意,高阶智驾功能实际表现依赖后续OTA升级与道路验证。
设计与体验:轻量化与实用性取舍
车身提供五种配色,内饰以碳纤维和Alcantara材质为主,取消全景天窗以实现轻量化。选装碳纤维前舱盖可减重1.3kg,但会牺牲前备箱空间;若选择铝合金版本则保留实用性。车内15.2英寸中控屏与骁龙8295芯片的组合,属于当前主流高端车型配置,但暂无颠覆性交互创新。

用户权益与交付政策:时间窗口的紧迫性
3月31日前支付2万元定金可享价值9万元权益,包含免费选装件等。已锁单未交付的用户可改配Ultra版,同城同配置用户优先提车。这一政策可能刺激短期内订单增长,但需关注产能是否能匹配需求——2024年小米汽车交付13.5万辆,今年1月单月交付2万辆,产能压力仍存。

潜在争议点:降价逻辑与品牌定位
从81.49万预售价到52.99万最终定价,小米解释为“让更多人买得起”,但这一调整也可能引发早期预订用户的心理落差。此外,SU7 Ultra对标“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BBA”,但品牌溢价能力尚未经过市场长期检验。

总结:谁适合买SU7 Ultra?
若你追求极致加速性能、对赛道成绩有执念,且能接受50万级国产新势力的定价,SU7 Ultra的参数和配置具备一定吸引力。但若更看重品牌历史、长期保值率或成熟服务体系,传统豪华品牌仍是更稳妥的选择。

个人看法:
52.99万的价格在国产电动车中不算低,但SU7 Ultra的参数堆料确实够猛。不过,买车不是买手机,耐用性、售后体系和长期使用成本才是关键。建议消费者多对比实车体验,别被纸面数据“带节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