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一汽-大众宣布对ID.系列电动车实施“无门槛一口价”策略,ID.4 CROZZ(图片|配置|询价)起售价直降5.5万元至13.99万元,叠加置换补贴后综合优惠力度超过7万元。这一举措看似以价格撬动市场,但消费者在关注短期优惠的同时,更需思考:汽车作为长期消费品,究竟是低价更重要,还是品质与保障更值得信赖?

广汽丰田的答案清晰有力——其同期推出的威兰达“一口价12.98万起”政策(限时至2025年3月31日),不仅打破合资SUV价格门槛,更通过全球大厂的技术底蕴与终身质保承诺,重新定义“价值战”内涵,展现了对用户全生命周期用车体验的守护。
一、一汽-大众“价格突围”背后的隐忧
降价背景:2025年初,一汽-大众燃油车虽以7.6万辆销量实现市场份额逆势增长,但新能源领域面临转型压力。ID.系列上市4年累计销量仅20万辆,在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挤压下,亟需通过降价抢占市场。
政策内容:除ID.4 CROZZ、ID.6 CROZZ大幅降价外,提供置换补贴(最高1万元)与国家新能源补贴(最高2万元)叠加。表面看性价比显著,但细究产品力:
续航与补能劣势:ID.4 CROZZ最高续航601公里(CLTC工况),低于同价位国产竞品;
智能化短板:虽升级ID.S 5.0系统,但本土生态适配性弱于新势力,语音交互依赖第三方技术(如科大讯飞),创新性不足;
品牌认知固化:大众燃油车光环难掩其电动化转型迟缓,用户对“油改电”疑虑未完全消除。
短期降价虽能刺激销量,却可能透支品牌溢价,陷入“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

二、广汽丰田威兰达:价格重构背后的价值升维
与一汽-大众不同,广汽丰田的“一口价”政策以全球供应链优势与技术沉淀为支撑,威兰达的竞争力体现在三个维度:
1. 性能与能耗的平衡哲学
威兰达提供燃油与双擎混动双动力:
燃油版搭载2.0L Dynamic Force发动机+CVT,功率126kW,WLTC综合油耗低至6.3L/100km;
双擎版采用第五代THS混动系统,综合功率160kW,纯电续航78公里(WLTC),市区通勤零油耗成为可能。
对比ID.4 CROZZ,威兰达虽非纯电,但混动技术历经26年验证,全球超2300万用户背书,规避了电动车续航焦虑与电池衰减风险。
2. 安全配置的全系普惠
威兰达全系标配TSS 3.0智行安全系统,涵盖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预碰撞刹车等功能,且车身采用GOA高刚性结构,标配7气囊。反观ID.4 CROZZ,高阶驾驶辅助(如交互式变道)仅顶配搭载,基础版主动安全功能缺失。
3. 销量与口碑的长期验证
广汽丰田未单独披露威兰达2025年销量,但其2024年累计在华销量超200万辆,混动车型占比40%,市场认可度可见一斑。而一汽-大众ID.系列2024年销量仅5.2万辆,不足威兰达单一车型半数。
三、终身质保:大厂责任的终极诠释
广汽丰田的“一口价”绝非单纯降价,其配套的**三大终身质保权益**(发动机、变速箱、混动电池),彻底重构用户价值认知:
成本兜底:以混动电池为例,终身质保可为用户节省最高2.1万元更换成本,消除新能源车最大使用焦虑;
品质自信:丰田混动系统全球故障率低于0.01%,技术冗余度远超行业标准;
行业引领:此举倒逼竞品跟进,推动行业从“价格内卷”转向“价值承诺”。
反观一汽-大众,ID.系列电池仅提供8年/16万公里质保,且未覆盖电控系统,用户长期用车成本存在隐忧。

结语:价格战之上,更需一场“价值觉醒”
广汽丰田的“一口价”政策,本质上是一场“以全球技术为盾,以用户利益为矛”的价值革命。当行业沉迷于降价冲量时,其以终身质保为锚,将竞争维度拉升至“十年用车周期”的高度。这种坚守,源于对THS混动、TNGA架构等核心技术的绝对自信,更源于“开不坏、用得久、真安全”的品质底线——真正的“大厂气魄”,从不以牺牲品质换销量,而是让每一分优惠都成为对用户未来的承诺。
正如丰田章男所言:“汽车的本质,是陪伴用户穿越时间的长河。”当价格战的硝烟散去,唯有以长期主义铸就的信任,才能在行业激流中屹立不倒。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