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马斯克的飞行汽车首飞成功,售价217万元续航177公里,给谁用的?

    印虚阳灵头像印虚阳灵头像
    印虚阳灵02-24

    马斯克间接投资的飞行汽车公司Alef试飞成功,售价217万的“科幻座驾”被曝续航仅177公里、年检费超4万美元,被网友调侃“买得起养不起”;小鹏同期推出分体式飞行汽车,续航更久、场景更务实却遭吐槽“空中拖拉机”。两大路线折射飞行汽车赛道真相——是颠覆出行还是富人玩具?


    飞行汽车的定价逻辑,堪比奢侈品店卖空气:Alef的217万售价,买的是“马斯克概念股”泡沫,附赠“空中堵车自由”;小鹏的200万标价,卖的是“景区接驳VIP体验卡”,外送螺旋桨噪音耳鸣套餐。这哪是交通工具?分明是科技公司给投资人画的饼,用钛合金刀叉切给韭菜吃。

    比参数?不如比魔幻现实

    • Alef的骚操作
      把螺旋桨藏车里搞“隐身设计”,结果飞行续航不如外卖电动车,地面续航跑不过老头乐。年检费4万美元够买辆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建议改名《空中碎钞机模拟器》。最绝的是轮子细如自行车,美其名曰“减重黑科技”,实际怕不是设计师偷看了手工耿的《无用发明大全》。
    • 小鹏的土味务实
      直接拆成“越野车背无人机”,起降要专用场地,噪音堪比工地电钻。但人家聪明啊!景区老板买单不眨眼,毕竟游客坐一次拍照发小红书,能抵十辆观光车门票。只是苦了飞行员——开这玩意得同时考飞机驾照和拖拉机证。

    技术路线?都是大号无人机
    说什么“飞行汽车革命”,本质是给无人机套壳:

    • Alef玩“变形金刚”概念,结果飞不高跑不快,续航焦虑比电动车还严重;
    • 小鹏走“拼积木”路线,拆开能越野合体能上天,可惜噪音大到能让广场舞大妈失业。
      真要说实用,不如让大疆出个载人版,至少炸机前能自动返航。

    市场定位?一个收割土豪,一个忽悠B端

    • Alef限量3300台,瞄准硅谷新贵和中东王子,卖的是“全球首飞”朋友圈素材;
    • 小鹏绑定低空经济政策,专攻景区和地产商,靠政府补贴和老板们的“科技政绩梦”回血。
      普通打工人看个乐子就行,毕竟你堵在高架时,土豪邻居可能正堵在200米低空——飞行汽车治不了堵车,但能让你堵得更有层次感。

    致命问题:谁需要这玩意儿?

    • 场景悖论
      赶时间?177公里续航飞不到隔壁市;
      装逼用?217万够买保时捷+直升机体验卡;
      逃高速费?交警无人机分分钟教你做人。
    • 成本黑洞
      电费比油车贵三倍,保养堪比养私人飞机,飞行驾照培训费够读个MBA。有这预算的真土豪,早买直升机了——至少人家能停屋顶,不用找充电桩。

    未来展望?等固态电池不如等哆啦A梦
    两家都说“技术突破在即”,现实是:

    • Alef的隐藏螺旋桨怕树枝,小鹏的折叠机翼怕鸟屎;
    • 电池能量密度追不上体重增长,空域管理法规跑不过资本画饼速度。
      建议改名叫“概念车展永久驻场嘉宾”,毕竟量产和实用之间,隔着十个贾跃亭。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