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即王炸,但“等车党”坐不住了
领克Z20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它的“5秒级加速”或“无框车门”,而是因为订单量突破2万台的喜讯与“交付延期补偿”的争议齐飞。一边是消费者疯狂下单,一边是用户抱怨“提车等到心碎”,这款号称“15万级纯电性能天花板”的新车,到底值不值得等?
一、爆单背后:参数拉满,价格“掀桌”
领克Z20的走红,本质上是一场“精准打击”。13.59万的起售价(限时优惠后),直接杀入比亚迪元PLUS(13.98万起)、大众ID.3(12.59万起)的腹地,但参数却完全跳出了这个价位的常规操作:
- 性能越级:全系标配250kW后驱电机,零百加速5.3秒,最高车速190km/h。对比同价位的元PLUS(150kW,7.3秒)和ID.3(125kW,8.1秒),动力直接翻倍,甚至能叫板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后驱版(5.9秒)。
- 续航不虚标:61.47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530公里,实际测试中冬季续航达成率约75%(约400公里),属于同级中上水平。
- 充电黑科技:支持4.5C闪充,15分钟补能370公里,比特斯拉V3超充(30分钟充至80%)更快。
更狠的是,领克Z20连“毛坯房”的退路都没留给对手:15.4英寸2.5K大屏、哈曼卡顿14扬声器音响、座椅加热通风全系标配。这种“入门即顶配”的策略,直接戳中了年轻用户“既要性价比又要面子”的痛点。
二、争议焦点:交付慢,积分补偿能平息怒火吗?
订单破2万本是喜事,但用户吐槽声量却集中在交付周期上。官方宣称“25-45天提车”,但受春节供应链影响,部分用户等待时间已超30天。为此,领克推出补偿政策:超期每天补贴500 Co积分(最高3万分),可用于兑换商城商品或服务。
这笔账划算吗?
- 乐观派认为:3万积分≈3000元,等车40天就能白嫖一台车载冰箱,值!
- 暴躁党反驳:等车耽误用车计划,积分不能变现,纯属“画饼”!
客观来看,领克的补偿政策在行业内不算最优(例如蔚来曾直接补贴现金),但至少展现了态度。不过,若交付问题持续,用户耐心恐被消耗殆尽。
三、横向对比:Z20真能“拳打Model Y,脚踢元PLUS”?
1. 性能碾压同级,但空间是短板
领克Z20长宽高4460/1845/1573mm,轴距2755mm,尺寸与元PLUS接近,但溜背造型牺牲了后排头部空间。身高超过180cm的乘客可能会觉得压抑,而元PLUS的直立车顶设计显然更实用。
2. 智能化“够用”,但缺乏高阶智驾
Z20搭载LYNK Flyme Auto车机系统,流畅度与功能丰富度优于比亚迪DiLink,但全系仅支持L2级辅助驾驶。相比之下,小鹏G3i(15万级)已配备NGP导航辅助,科技属性更强。
3. 设计争议:要个性还是要耐看?
Z20的“The Next Day”设计语言极具辨识度:无框车门、流光尾翼灯、轿跑线条吸睛度拉满,但也有人吐槽“过于激进,容易过时”。反观大众ID.3的圆润造型,虽平庸却更符合大众审美。
四、墨隐评车:买不买?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你愿意为性能牺牲实用性吗?
如果追求“红绿灯起步秒杀燃油车”,Z20是同价位唯一选择;但如果经常满载出行,元PLUS或ID.3更稳妥。
2. 等车焦虑VS积分诱惑,哪个更重要?
若急用车,不妨观望交付进展;若不急,薅羊毛等积分也未尝不可。
3. 品牌忠诚度是否影响决策?
比亚迪有庞大的售后网络,领克则强在“年轻化标签”,选车也是选生活方式。
“15万买电动车,你是选‘快男’领克Z20,还是‘暖男’比亚迪元PLUS?评论区吵一架吧!”
(注:本文数据综合自领克官方公告、乘联会销量统计及第三方评测报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