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以36.8万元起的预售价格和“华为ADS 2.0+零重力座椅”组合拳,84小时狂揽4.7万辆订单,直接叫板理想L8。然而,这场看似完美的“科技豪赌”背后,却因一句“卖一辆亏两辆”的网络传言,演变成全网对“华为生态溢价”与“产品性价比”的激烈论战。
一、问界M8凭什么“封神”?
1、华为光环效应
“不买问界M8,等于错过未来十年!”——这条抖音评论获得200万点赞。网友普遍认为,华为ADS 2.0的“无图城市领航”功能,直接将智驾门槛拉低至30万级,而此前同类技术仅出现在50万以上车型中。
2、“堆料狂魔”人设
零重力座椅、AR-HUD、全车六屏联动……问界M8的配置单曝光后,有用户发文:“这车是把苹果iPhone的发布会剧本搬到汽车上了。”更有车主晒出对比图:问界M8的座椅调节角度甚至超越奔驰S级(图片|配置|询价),被戏称为“移动总裁办公室”。
3、价格屠夫策略
“36.8万买顶配L8?我宁愿加钱买问界M8!”——小红书一位理想L8车主的灵魂拷问,道出多数消费者的纠结。相比之下,理想L8顶配售价45.98万元,问界M8却在相同价位段提供了更豪华的配置和更先进的智驾系统。

问界M8
二、是“技术普惠”还是“智商税”?
在众多的观点交锋与激烈的争论场景中,清晰地划分出支持派与反对派这两大阵营。
支持派认为“华为技术下放=降维打击”。
反对派认为“堆料≠实用”。

问界M8
三、用户站队
1、“华为粉”VS“理想粉”:谁在逼死谁?
有网友发起投票:“选问界M8还是理想L8?我赌问界三年内干死新势力!”评论区获3万赞支持。
而理想汽车CEO李想在朋友圈发文暗讽:“有些品牌靠堆料就能卖车,但用户真的需要那么多吗?”随后秒删,被解读为“火药味十足”。
2、用户需求撕裂
有博主实测问界M8城市NOA时,因频繁变道引发路怒,视频标题直指:“华为智驾是天才还是败笔?”播放量破5000万。
多胎家庭用户表示:“零重力座椅确实舒服,但后排装两个安全座椅就别想了!”
3、“业内唱衰”VS“资本狂捧”
某券商分析师爆料:“问界M8毛利率可能低至15%,卖一辆亏两辆!”消息一出,问界港股股价应声下跌3%。
天眼查数据显示:问界近三月融资超200亿元,华为持股增至1.94%,评论区炸锅:“资本家又要割韭菜了!”
结语:争议中的问界M8,赢了销量输了口碑?
截至发稿,问界M8官网预订通道仍需排队3天,但社交平台相关话题中,“割韭菜”“PPT造车”的负面标签阅读量已超10亿次。这场由问界M8引发的行业地震,或许正如网友@汽车老炮儿 所言:“这不是车市的胜利,而是消费者觉醒的开始——他们不再为虚高的品牌溢价买单,只为真实的技术价值投票。”
如果你是30万级新能源车主,你会选问界M8还是理想L8?欢迎底下留言讨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