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豪华车市场格局生变,新能源时代的“BBA”雏形初现

情人节上演“世纪联姻”,全球最大合并案背后的野心
2025年2月14日,当全球沉浸在情人节的浪漫氛围中时,中国汽车界却上演了一场“世纪联姻”——极氪以93.67亿元完成对领克51%股权的收购,极氪科技集团正式成立。这场历时仅三个月的闪电整合,不仅是近五年来全球最大的汽车主机厂合并案,更标志着吉利控股在新能源高端市场的战略升维:通过“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双品牌战略,剑指年销百万辆目标,改写全球豪华车市场格局。
一、整合逻辑:从“内耗”到“合力”
合并的核心动因直指两大品牌此前的资源分散与市场重叠。2024年,极氪与领克合计销量突破50万辆,但产品线交叉(如领克中大型车与极氪价格区间重叠)导致研发重复投入超200亿元,智驾系统各自为战(极氪自研浩瀚智驾,领克采用吉利多方案)。安聪慧直言:“这种内耗削弱了品牌协同效应。”
整合后,极氪科技集团通过“双品牌+强矩阵”模式重构竞争力:
- 技术协同:共享浩瀚架构、电子电气平台及智驾系统,研发效率提升15%,年节约成本20亿-40亿元;
- 制造优化:整合六大工厂资源,物料成本降低5%-8%,管理费用缩减10%-20%;
- 市场互补:极氪主攻3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超级电混市场,领克覆盖20万元以上混动/小型纯电领域,避免内部竞争。
二、“三大战役”路线图:技术、产品与全球化的三重突围
1. 技术创新战:超级电混+全链AI
- 超级电混技术:首搭于极氪全尺寸旗舰SUV(2025年三季度上市),续航超1200km,热效率突破44%;
- AI赋能:成立智能发展部(iDD),2024年AI调用量近1亿次,2025年领克900将首发英伟达Thor芯片,L3级智驾年底量产;
- 全域安全:自研金砖电池通过50项极端测试,900V平台电机效率达97.86%。
2. 产品价值战:5款新车覆盖全场景
- 极氪品牌:007 GT猎装车(4月上市)、全尺寸旗舰SUV(三季度)、大型豪华SUV(四季度),主打33万元以上市场;
- 领克品牌:旗舰六座SUV领克900(二季度上市)、EM-P混动新车,聚焦20万-30万元区间;
- 战略精简:合并后产品线削减20%,聚焦爆款车型。
3. 全球突围战:10%销量来自海外
- 渠道协同:共享沃尔沃欧洲经销商网络,2025年海外门店超200家;
- 产品出海:领克08 EM-P与极氪7X(首款800V全球车)主攻欧洲、中东市场,海外销量占比目标10%;
- 生态输出:自研超充桩覆盖全球50国,补能效率提升30%。
三、挑战与展望:百万目标背后的隐忧
尽管整合成效初显(2025年1月销量4.2万辆,新势力豪华品牌第一),但71万辆年销目标(同比增40%)仍面临压力:
- 技术落地风险:超级电混与L3智驾需经受市场验证;
- 品牌认知重塑:极氪与领克需强化差异化标签,避免消费者混淆;
- 海外合规成本:欧美市场碳关税、数据安全法案增加出海难度。
安聪慧坦言:“整合不是终点,而是全球化竞争的新起点。”若“三大战役”顺利推进,极氪科技集团有望在2026年突破百万销量,直接对标BBA(2024年BBA在华销量均不足72万辆且同比下滑),成为新能源时代中国高端制造的新名片。
一场改写规则的“中国式整合”
极氪与领克的合并,不仅是吉利体系内资源的深度重构,更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军突围”的战略转向。当技术创新、规模效应与全球化布局形成合力,这场“三大战役”或将为中国汽车高端化突围写下新注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