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为啥买“豪车”的人越来越少?内行人一语道破,谁买谁是冤大头!

    车坛观察家头像车坛观察家头像
    车坛观察家02-15

    曾几何时,开一辆雷克萨斯ES或凯迪拉克CT5是“懂车人”的象征——既有面子又显品味,性价比更是碾压bba(奔驰、宝马、奥迪)。然而,2024年的一场市场剧变,让二线豪车彻底跌落神坛。销量暴跌、价格腰斩、品牌光环褪色,甚至被贴上“冤大头专属”的标签。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价格雪崩背后:二线豪车的“豪华”滤镜碎了

    二线豪车曾以“高配低价”立足,但如今价格体系全面崩盘。以凯迪拉克CT5为例,起售价一度跌破20万,雷克萨斯ES优惠后裸车价甚至低于30万,沃尔沃S90更是跌至26万区间。然而,降价并未换来销量,反而让消费者质疑:“豪华品牌的溢价到底值不值?”。

    更致命的是,bba的疯狂降价让二线豪车彻底失去价格优势。宝马3系终端价跌破20万,奥迪Q5L从30万+跌至20多万,消费者直言:“同样的钱,为什么不选bba?”。品牌价值的差距,在价格趋近后被无限放大。

    二、新能源“降维打击”:国产车重新定义“豪华”

    如果说bba抢走了二线豪车的“面子”,新能源车则直接瓦解了它们的“里子”。以问界M9为例,50万级售价却搭载冰箱、彩电、空气悬挂、华为鸿蒙座舱,智能驾驶技术更甩开传统豪车几条街。理想L9的“移动客厅”体验、蔚来ET7的换电服务,彻底颠覆了消费者对“豪华”的认知。

    反观二线豪车,电动化转型步履蹒跚:林肯至今无纯电车型,凯迪拉克的电动车销量惨淡,雷克萨斯仍沉迷于混动技术。当消费者用“冰箱彩电大沙发”对比“真皮座椅老动力”,二线豪车的“传统豪华”瞬间显得过时 。

    三、消费逻辑巨变:从“面子工程”到“实用主义”

    中国消费者的购车逻辑已从“品牌崇拜”转向“价值优先”。二线豪车曾以“低调奢华”吸引中产,但如今这一群体更看重智能化、环保性和用车成本。国产新能源车凭借高阶智驾、低能耗和免费充电权益,精准击中痛点。

    数据显示,2024年理想汽车销量突破37万辆,蔚来、小鹏等新势力紧随其后,而二线豪车合计销量不足其一半。消费者直言:“买二线豪车?不如选国产新势力,既有科技感又省油钱!”。

    四、品牌定位尴尬:既无bba的光环,又无新势力的锐气

    二线豪车陷入“两头不靠”的困局:论品牌溢价,远不及bba;论产品创新,又输给新势力。沃尔沃虽主打安全,但智能化体验落后;雷克萨斯标榜“匠心”,却被吐槽“动力老旧”;凯迪拉克的“美式肌肉”风格,在电动化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更糟糕的是,降价促销进一步削弱品牌价值。一位经销商透露:“凯迪拉克XT5直降10万,消费者反而觉得这车不值钱。” 当“豪华”标签被价格战撕碎,二线豪车彻底沦为“高配版合资车”。

    五、内行人警告:买二线豪车=交“智商税”?

    行业分析师指出,二线豪车的困境本质是“时代淘汰赛”——燃油车技术红利耗尽,新能源转型迟缓,品牌护城河崩塌。以林肯为例,2024年插混车型单月仅售1辆,纯电布局几乎空白。

    消费者也在觉醒:“花30万买辆二线豪车,过两年贬值一半,维修费还贵得离谱,不如买国产新能源,保值率更高!” 当市场用脚投票,二线豪车的“冤大头”标签已难以撕下。

    结语:二线豪车,还能翻身吗?

    市场不会给失败者留情面。二线豪车若想重生,必须彻底转型:加速电动化、重塑品牌价值、打造差异化体验。沃尔沃已推出EX90等纯电车型,雷克萨斯计划2025年发布全新电动平台,但能否赶上国产新势力的步伐仍是未知数。

    对消费者而言,这场变革是福音——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更极致的科技与豪华。至于那些仍在犹豫是否入手二线豪车的人,或许该听听市场的忠告:“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万次阅读
    153评论
    59赞同
    收藏
    分享
    153评论
    5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