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零跑汽车:撕掉“小理想”标签的盈利新范式

    #零跑凭啥成为第二家盈利新势力#

    当零跑汽车在2023年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时,行业惊呼"第二个理想诞生了"。但这家拒绝被定义为"小理想"的企业,用一张覆盖15-20万元市场的产品矩阵图,和全球五大研发中心的布局版图,向市场证明:新能源赛道的盈利密码不止一种解法。在"价格战"与"高端化"两极分化的行业迷局中,零跑汽车开辟出第三条道路——以大众化市场为根基,用技术普惠重构智能电动车的价值坐标系。



    一、战略突围:大众化市场的精准切割

    在新能源车企扎堆冲击30万元价格带时,零跑汽车反其道行之,将火力集中在15-20万元区间。这个被传统车企视为"利润洼地"的市场,实则暗藏中国车市70%的消费潜能。零跑C系列产品矩阵的爆款逻辑,本质上是对家庭用户需求的精确解构:C11以4.7米车身提供2930mm超长轴距,C10用8295芯片实现30万元级智舱体验,C01以CTC2.0技术达成717km续航。这种"越级配置"策略,在2023年为其带来14.4万辆交付量,其中C系列占比达83%。



    与理想汽车"移动的家"定位形成鲜明对比,零跑选择做"家庭的第二台车"。这种差异化的市场切割,在用户画像上形成显著区隔:理想用户多为一二线城市中产家庭,零跑则锁定新一线及下沉市场的新生代家庭。这种定位不仅避开了与头部新势力的正面竞争,更在10-20万元纯电SUV市场建立起47%的市占率。正如其金华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每分钟下线一辆车的节奏,印证了大众化市场的规模魔力。

    二、技术重构:不设壁垒的全域自研

    在零跑杭州研究院,工程师们正在测试第四代CTC电池技术。这个将电池包与底盘一体化的创新,使整车垂直空间增加10mm,零部件减少20%。不同于理想汽车聚焦增程路线的技术策略,零跑构建了纯电+增程的双线技术储备。其自研的"超级增程"系统,用43%热效率的1.5L增程器实现CLTC工况4.9L/100km油耗,却始终将增程定位为"技术补充"而非"核心依赖"。



    这种技术布局的开放性,源于其独特的"垂直整合2.0"模式。从行业首款可变架构油冷电驱到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架构,零跑实现整车成本70%的核心技术自研,但始终保持技术路线的弹性。当友商为800V高压平台增加30%成本时,零跑用升压快充技术将400V架构充电效率提升至95%;当行业追逐英伟达Orin芯片时,其自研的凌芯01+高通8295组合,以1/3成本实现L2++级智驾能力。这种"不设技术禁区"的研发理念,使零跑的单车研发成本较行业平均低40%。

    三、全球棋局:新势力的出海方法论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展厅里,零跑C11与特斯拉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并列摆放。这个细节揭示出零跑全球化的深层逻辑:不做简单的产能输出,而是技术标准的海外复制。截至2024年一季度,零跑已进入18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15%。不同于理想暂未出海的战略,零跑在慕尼黑车展首发全球车型C10,用"欧洲设计+中国智造"的模式,将国内验证成功的"技术平权"策略移植到海外市场。



    这种全球化路径的独特性,体现在其"模块化出海"策略上。通过将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模块化,零跑实现不同市场的快速适配。在法国市场主打CTC技术带来的空间优势,在东南亚突出增程车型的续航能力,在中东地区强调70℃高温电池管理系统。这种灵活的产品策略,使其海外市场平均毛利率达18%,较国内高出11个百分点。正如其与Stellantis集团的50亿欧元技术授权协议所展现的,零跑正在探索"技术出口"的新商业模式。

    四、盈利密码:制造业本质的回归

    在零跑的财务报表中,一组数据揭示其盈利本质:2023年单车制造成本下降18%,期间费用率降低至14.7%,存货周转天数缩短至23天。这些制造业核心指标的优化,源于其对生产效能的极致追求。金华工厂通过MES系统将焊装线自动化率提升至95%,合肥基地采用视觉检测系统使质量成本下降30%。当新势力还在为代工模式支付额外成本时,零跑用100%自建产能实现单车生产成本较代工模式低1.2万元。



    这种制造业基因的觉醒,在价格战中转化为独特的竞争力。2024年新春推出的"双补贴"政策:叠加国家以旧换新2万元补贴与15000元现金红包后,C11增程版价格下探至13.88万元。这不是简单的降价促销,而是基于成本优势的战略卡位——用B级车的配置攻占A级车市场,在竞品盈亏平衡点以下建立护城河。这种"成本领先"策略的背后,是自研三电系统带来的25%成本优势,以及50%供应链垂直整合率的支撑。

    站在新势力盈利俱乐部门槛上的零跑,正用行动重新定义游戏规则。其发展轨迹证明:新能源汽车的终局较量,不是配置参数的军备竞赛,而是对制造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不是对某个成功模式的模仿,而是基于自身基因的战略创新。当行业逐渐走出资本催熟的泡沫期,零跑汽车展示的,正是一条更可持续的新能源发展路径——在务实与创新之间,找到那个属于中国制造的黄金平衡点。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